第一,人物個性的描寫,把常用的對白,其弱點、習性和欲望,把這些東西都勾勒出來了,那麼你這個角色就會活靈活現的出現在讀者的腦海中!
第二,關於小說中的配角,一般來講,配角主要是用來襯托主角的存在的,配角分正反兩派,總的來說有幾種:導師型,顧名思義,給予主角幫助,確立中心思想的角色!愛慕型,主角的心儀對象通常是(男)女主角,也可以是對主角心儀的角色……除此之外,還有競爭型,也就是主角的對手,這個競爭型的角色啊,他既可以扮演正麵角色,也可以扮演反麵角色,主要對主角有鞭策的作用!還有的就是醜角型,這是純粹的反麵角色,主要做出一些不利於主角,反對主角的事情,荒唐、白癡,或者搞笑!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功能!配角與主角互動,才能突出主角!
第三,伏筆,這個伏筆很重要,第一個,伏筆的前提不要偏離你小說的主題,第二,伏筆不要太多,太多的伏筆會讓故事的主題變得模糊起來,伏筆主要的作用就是在於出人意料……
所以,你的伏筆盡量寫的讓讀者覺得,是由這麼一件事,但是又有點記不清,你這個伏筆就成功了,還有一點就是,有時候,你埋下伏筆卻久久不見收尾,這一點很容易忘記,所以,大大在埋伏筆的時候,就是要記住也可以另外起稿,記下這一個伏筆,在必要的時候,露出來,伏筆太久,很容易引起讀者們的反感!
最後一點,那就是永遠保持著一個不足感,對自己作品的不滿足感,唯有這種不滿足敢,才能促使創新,能走多遠,就看你的這個不滿足感有多強了!永遠都不要滿足你現在的作品,必須朝不斷創新、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我的方向努力、堅持。
————————我——————是——————分——————割——————線——————
哈哈,拜托,其實天真的也不是我啦!
我的疑問是因為一個好友他上一部作品被腰斬而鬱悶才發的。
同樣跟我這樣的寫手有很多,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換一個角度對待自己的作品,才不會被網文市場的環境給鬱悶到。
網文現在火的這些奇幻也好玄幻也好,感覺沒有不弱智的,凡人修仙說的經常都不是人話,有的小說一寫就是對麵來了200萬大軍,主角一伸手立馬死70萬(大周皇族)。
而且小說全看等級,出來一說,就是誰誰什麼什麼等級,你什麼等級碰不了人家。說話跟小孩過家家一樣,遠不如90年代出各類亂七八糟港台武俠小說。
呃,這個怎麼說呢,
鬱悶是肯定的,不過市場也好,怎麼也好,心態很重要,我就是過不了心態那一關荒廢了大半年而已,
其實實力在完本兩本之後,特別是後麵一本,臨時被要求斬掉,絞盡腦汁狗尾續貂,
對自己的劇情把控能力提升很大,
今天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明白,圈內人才能理解圈內人,圈外人看起來網文就那麼回事,
所以以後不會過多跟隻看不寫的人談網文,
畢竟站的角度不同,看待的事物也不一樣,
所以沒必要爭論,實話實說隻會讓自己鬱悶,別人也同樣不會了解,
隻有真正進入這行才會明白,網文到底是嘛玩意……
現在我感覺還不錯,熬過那一關之後,寫起來也不像以前那麼著急了,
能寫多少算多少,不再將字數看成唯一標準,
還真像一位老鳥所說的,想快速進入這行,先寫多,再寫精,最後再寫多。
這東西真的隻能一步步走過來才能理解,
所以第一本書,絕對不會太監,直到這本書或者這個世界的完結,所以再次謝謝大家來讀我的作品!
第一次碼這些字已經是午夜了,今天又四千出頭,睡覺去嘍!
————————我——————是——————分——————割——————線——————
許下的承諾欠下的債,好吧,我來還債,雖然並不清楚還有沒有人記得我在上一篇回貼裏承諾過些什麼。
首先要說的是,這篇我總結出來的所謂技巧,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但要比鼻祖大神和黃金老編寫的草根許多。他們著重於講道,很多東西要靠咱們自己去悟,就是所謂的千金一指,通不通由你。
我不講,也沒什麼資格去講。
我隻講我學到和這麼長時間以來領悟到的東西,包括如何讓你的文字更成熟,如何讓你的文本看起來更美觀等等。裏麵有我的理解,也有我的疑惑,做為新人,個人認為尚算值得一看。
————————我——————是——————分——————割——————線——————
於是,我們開始:
一,關於語氣助詞的去與留
相信大家也跟我一樣看過許多培訓講座,不知道有沒有注意過這樣這個關鍵詞——語氣助詞。
什麼是語氣助詞?長啥樣?幹嘛滴?聽說連主謂賓都快要形式化了,它怎麼還不去死?
所謂語氣助詞其實就是我們經常加在句末的虛詞,常用的有‘呢,吧,啊,了,呀......’等等等等。具體幹什麼用呢?其實就是無所謂的加強語氣而已。使文本看起來更口語化,低齡化。
我曾特別注意過別人文中對這些助詞的運用,反複思索和試驗了一下,覺得這東西還真不能要,至少是不能多要。
為什麼?
因為這樣的文字會讓你行文看起來很幼稚,更甚一點,還會顯得很小白,不符合大眾的欣賞口味。不過幾乎所有的新人一上來都這味,句末段內大量出現這類詞彙,個人色彩十分強烈,這就叫生手。
如果這東西真的不好,又要如何修正?
我曾帶有強迫性質的在文中將此類助詞全部去除,能替則替,不能替的就全句刪除。結果文字看上去是成熟了許多,但會顯得生澀晦啞,失去原有的流暢感,反而不好。
所以,要想修正它還是有個度的存在。
至於什麼時候能用,要如何運用,我也隻能說是盡可能少的出現而已。
對話中完全沒有問題,但除非你想表現的是一個萌白少女或者少年,否則勸你還是當鹽來用,別把它當成麵粉類主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老北京的兒話音應該跟它同樣處理,當然了,如果你寫的原本就是本京味文,對話依然沒問題,而且更能刻畫出主人公的立體形象。
————————我——————是——————分——————割——————線——————
二,斷句和分段
我很少電腦看書,通常都是下到手機窩在被子裏看,對於斷句我的理解如下。
標點和標點之間最好不要出現十五字以上的長句,不易於理解,也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最好能控製在十字以內,當然了,誰也不會扒著電腦去數你一句話裏到底多少字,我隻是在說大範圍。
大範圍內一眼掃過去,你的文本裏全是短小精幹的碎小排列,那就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也別太碎,仨字一逗號,再仨字又一逗號,兄弟莫不是你想重修三字經?
至於,什麼樣的文本排列才是合理的?
這個倒沒什麼格式化的規定,前一陣子還看到專家在電視機裏深惡痛絕,說現代網文毀了中國文字,分段分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看完悠悠一樂,心說老專家太過古板,時代在進步他卻在原地踏步,難怪他會覺得不舒服。
網文分段,跟前麵提到的斷句一樣,圖的隻是視覺舒服。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更好更快的理解文字,而非刻意扭曲。
如果我晚上看書,看到有人一個段落占滿一屏,我會憂鬱;占兩屏,跳過;占三屏,直接換書,丫不是腦子有問題,那就一定是以為我腦子有問題。
網文最大功效是消遣和緩解工作壓力,如果我看一本書,要費上看本手抄古文的勁,為什麼不直接去看《論語》《大學》之類,要知道那可是真正的名家名作,銷量比咱們所有這些人書加起來還要翻番。
所以,分段,也要以舒服和易於理解做為標準。
那個長短長長短,短長短短長不過是個笑說,但仔細一想也有它的道理,沒必要做到一句一段那麼誇張,至少要做到錯落有致,長短合宜。
————————我——————是——————分——————割——————線——————
三,書名,作者名
這一條我說不好,自己也在摸索當中,隻能跟你們聊聊我的看法。
我忘記是在哪裏看過,說書名最好是在三到五字,排推薦榜(非數據)的時候會比較靠前一些,不知道現在是否還依然適用。
書名,通俗易懂是必須的,淺顯勾人更是不可或缺,別總想著一字代萬言,深度不代表寬度,有多大的口子進多少人,你書名起得太深奧,看書的人在名字上就都不到興奮點,還怎麼指望人家會點擊進入。
具體事宜,多翻翻榜單上那些,自己劃拉個表格總結一下,就什麼都明白了。
作者名更就懶得說,似乎好名字早在八百年前就被人占完,備選十個都不一定能注冊得了一個。
當初我是有多喜歡九把刀這個名字啊,唐家三少也喜歡。某一日突然就悟了,噢,原來一個好作家的名字應該帶上數字,這樣會比較容易出名?於是有了,二爺,三觀,六味,七把搶......說笑。
青訓營的老大曾說,一個好的作者名,至少要考慮十年以後,十年後萬一你出名了,得能上得了台麵才成。
這個我覺得也很重要。
————————我——————是——————分——————割——————線——————
四,注意偽裝
談這個話題之前,請先想想自己在看書的時候喜歡什麼樣的作者,具體到年紀多大,是男是女,個性如何,閱曆多少。
如果你的讀者是個十三歲左右的少年,那他一定不喜歡年長者寫下的人生感悟;如果讀者是個四十歲的中年婦女,魔幻神奇興許也對她失去了吸引力。
反向思考,你的讀者也一定在進入這本書的時候,大體對你這個作者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猜想。
如果很容易就讓他從你的文字中猜到真實的你,那麼,在極短的時間內,他就會做出去與留的決斷。
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去用文字把自己深藏。
給他們看你想讓他們看到的,由著他們猜想,並且一步步被你吸引。最終謎題揭開的時候,書已經看完了,讀者也被你的故事打動了,之前的設想才會成為空談。
這讓我想起一個人——刀郎,當初他在進入娛樂圈的時候就披著一層極其神秘的外衣,隻聞其聲,不見其人。那時候有多少猜測在網上流傳,越傳越凶,他本人也越紅,其實並不一定都是來自於他的歌唱實力。
學會內斂與深藏,這個可能說的有點深,但我個人就是這麼認為的。我覺得,最好自己能成為一條變色龍,在麵對著自己設定的讀者人群,變化出更加適應於他們的顏色。
不要一上來就被讀者看穿你大體多少歲,個性如何,是男是女,這樣其實並不好。
這裏就又要談到前麵講的第一條,對於語氣助詞的運用,口語太多,很容易讓人看出你正值年少,因為中年人的生活裏是不會過多去運用這些的,中年人較多的是感悟。
好吧,第四條被我越說越亂,已經不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於是讓我下去再好好想想,也有可能我想得並不對。
綜不所述,要成為一個好的寫手,應該大量的不間斷的碼字再碼字,因為上麵所說到的這些,都要靠積累才能達到。
我曾看到某站一個老編曾說,百萬字以下的,都處在幼年時期,尚未成人。
在這裏,那我就先祝各位早日成人成神!
————————我——————是——————分——————割——————線——————
要麼瘦,要麼富,要麼碼字碼到吐!
沒想著這麼矯情,前麵翻了翻別人的貼子,突然發現我就又憂鬱了。憂鬱是種病,古代被人們稱為詩人體質,現在叫做文藝範兒。於是,做為一個有堅持有夢想的寫手,我不得不承認我有病,是那種文藝的二逼青年通有病。
最早我混某點,第一本書死賴活賴終於在二十多萬字的時候簽約成功。高興啊,興奮啊,所有美好的詞彙都不能形容當時我的激動心情,我以為我離成功更近了一步。很久之後我才頓悟,那些並不能證明任何問題,我還是我,某點還是某點,大白菜依舊一塊二一斤,土豆即便炒熟了,它也隻能是盤下飯菜。
點擊少得可憐,收藏更不用提,我每月數著我那保底的塊兒八毛,發現竟然還不足我一天掙得的工資。當然,夢想初期不可以計較利益得失,我很明白我是誰,我的定位具體該在什麼位置。
勸自己說沒關係,就當練筆,哪有不付出就得到回報的例子呢?而這一練就是近三十萬,第一本書,我以三十萬字的成果,驕傲收關。
然後開了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
字碼得越來越多,手底下越來越快,回頭我細細數了一下,在近三年的時間裏,我交出了近兩百萬字數的作品。
多嗎?對於現在動輒上千萬的網絡小說而言,這並不算多,甚至可以說是少得可憐。但對我來講,兩百萬已經是我全部努力的結果。
而除過第一本和第二本我有簽約外,其它幾部我都拒絕了編輯的站內短信,我知道那樣的作品根本換不來我想要的東西,可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相信所有在這裏的寫手都一樣,你們和我一樣想要成功,想要出名。想要有一本方方正正,拿得出手,掛得上牆,上麵印著自己名字的正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