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玄門大法,李喻搶書(1 / 3)

“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

子天醜地人寅出,伏羲畫卦陰陽前。

巫妖逐世洪荒碎,女媧采石天難圓。

紫竹受牽輪回轉,玄清複生大道顯。”

東勝神州翠雲山,李喻上著月白色道袍,踏歌而出。清秀的麵龐,消瘦的身形,與腰間晶瑩、流暢的寶劍交織成了典雅、精致的味道。

他是一位剛得證仙道的天仙,他也是億萬年前就悟得大道的金仙;

說是金仙,是因為他繼承了前世的道行。道行,到了金仙就可以稱做金仙。

說是天仙,乃是他墜入輪回,方才解脫悟得的長生不死之術。修煉,隻要領悟了長生不老就是天仙。

四下張望,天空,煙彩散霞,日月搖光;地麵,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深山,瘦滕纏老樹,奇花瑞芳草;處處修竹萬載常青欺福地,點點奇花四時不謝賽蓬瀛。

白雲悠悠,藍天依舊,洪荒,還是這般漂亮;

行至山崖,靜靜的凝視著天邊,那裏,風雲交彙,變幻不停;瞬間萬態,就如人生過場,榮辱起伏……

山風凜冽,吹散了束髻的長發,幽韻的白袍也失去了該有的寧靜,變得四散飄分;然而李喻並不理會,此時,他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整理,前世的一切該如何對待?眼前的路該如何走?

記憶中歡笑的洪荒、昨日裏苦苦掙紮的紅塵,此刻,仿佛隻是過了一場大夢,如此的恍惚,如此的遙遠;它,並不如想像中的那般刻骨銘心,也許,往日的悲歡怒恨已經隨著歲月的流走而消逝了罷!

昨日用不著深醒,今時也不想挽留,歡喜也罷,眼淚也好,都隻能是埋在心底那一份淡淡的苦澀、或者笑容。

人生如夢,萬世皆空,前生就是前生,今世,就是今世,我就當做是往日的一點記憶罷。

不過,終究是回來了,又回到了億萬年前的起點。

----------

翠雲山係大有萬裏,其中大大小小山峰不下千座;此地身處上古洪荒十萬大山深處,人不多,夠一人分占一個峰頭修行,恰巧李喻飛升的這座山峰並沒有哪位先輩看上它,將它圈為己有人;因為這裏一沒有什麼天地靈脈存在,二沒有什麼名動三界的故事傳說,再加上這裏又夠差勁,光禿禿、平凹凹、還滿山怪石,隻怕除了李喻,也沒人能看得上眼;

李喻並不在意這些,作為洪荒最底層的練氣士,放在最首位的應該是安全;住的差些,至少不會因為有人來搶自己的洞府而發生爭鬥。

李喻還是個到家的懶人,一貫堅持的作風便是能不餓死就堅決不動手做飯,能不走路就一定呆在原地,一切向省事看齊。於是,翠雲山半山腰便開了一處石洞,成了李喻洪荒中的第一個家;

洞口,兩條翠綠色藤蔓直直垂下,微風吹來,藤蔓左飄右搖;掩得洞內忽明忽暗,陰晴不定;

“難!難!難!,道最玄,不遇至人傳妙訣,口幹舌困空費言!”

李喻盤坐洞中,滿麵愁容。他此時卻是煩惱道行好悟、神通難修。與一般練氣士恰恰相反,現在的他知道宇宙萬物的本源乃是地水風火,也明白了造化形成的緣由不外是陰陽相合、五行並體。卻是不知道如何造化萬物。修道,就難於對天地至理的領悟,無論什麼神通、境界,隻要明了其中道理,剩下的不過就是理論的運用和時間的積累。就好比知道了萬有引力定律,改變星辰的運轉不過是手段的問題。

然而此時道行領悟的最終目的便是神通,沒有神通便沒有武力保障自己應得的一切。李喻前世今生加起來也就會些掌心雷、禦空術以及布雲施雨之類的初級神通,在如今的洪荒,根本就不夠保命,前世對於造化大道的金仙領悟此時根本就沒有化成實際可以運用的法術。

沒有保命的手段,如何敢出去闖蕩洪荒?李喻早就知曉,不管哪兒的世界,都是實力的世界,沒有實力的保障,哪有自由和尊嚴可言?他終是不願意如同一個三流角色一般在洪荒中打滾,他更不願意讓別人踩在自己的身上。

億萬個夜夜苦心求道求的是什麼?難道修煉的目的就是為了繼續修煉?

夢想與現實之間總是這般差距太大,印象中神仙遨遊九天外,仗劍走江湖的日子在哪裏?

李喻明白,實力,任何美好的東西都需要實力的維護,國家,離開的軍隊,不可能長久;闡教,沒有眾多的頂及法寶,也不可能獨傲洪荒。

實力,包含自身武力、道行算術、身後勢力三方麵,眼下金仙的道行是足夠了,然而法力、神通、法寶、勢力’卻還沒著落;

法力好辦,境界到了,法力自然就水到渠成,要恢複到金仙法力,有百年時間足矣;而神通、法寶、勢力卻還要慢慢積累,這些,本來就是急不來的;

神通需要的是不停的領悟,不停的熟悉,創造出了一門神通,還要讓自己能在實際使用中發揮它的最大威力,李喻有點唯美,他是不會允許自己創出了一招劍訣,而出現刺不上人的情況的。

好的法寶,也不是短時間就能練成的,沒有天大的機遇、沒有無與倫比的寶材,法寶的品質便隻能靠時間的積累慢慢升級。

勢力,更是需要實力與時間的堆砌,沒有實力,不會有勢力,沒有身份,勢力不會長久,沒有時間的堆積,勢力不可能夠大夠強。

想來也是上天作弄,李喻前世隻圖逍遙,沒有半分神通;空得金仙的道行,連一個降魔保命的法術都沒有,更不用說有什麼厲害的法寶呀,什麼收藏的天材地寶之類的;法寶倒還是有一件,乃是他本體吸收萬年鴻蒙紫氣孕育而出的一把長劍;好像劍成之日,還有過什麼天兆!回想一下,端的殺氣漫天,雷霆劈地,烏雲遮蔽旭日,萬靈為之哀鳴呀;可惜這麼厲害的一柄寶劍,卻被拿來當做代步的工具,說來也讓人笑話,堂堂金仙沒有車駕也就罷了,隨便弄個坐騎什麼的也比禦劍好呀,禦劍根本就是給低修為、低身份的人用的;

“還好寶物有靈,跟隨自己一起落入凡塵,不然現在自己身無寸物,可怎麼混呀!今生倒是想學神通卻沒地方學。”李喻暗自慶幸。

他在凡間修習的法訣乃是道德宗法門,這道德宗典籍也不是什麼好功法,修煉慢得要命不說,也沒有神通修煉之法,隻教人領悟道行,神通還要自己領悟。李喻機緣巧合得了道德宗典籍,才得以再入仙門,但是李喻壓根就沒打算承認自己是道德宗弟子,隻說自己是散修得道。想那道德宗本是凡間修煉界一極小的不知名小派,百年前更是與蜀山爭奪一百年靈芝被滅了門。真真是功法差勁又沒有勢力,說出來平白辱沒自己洪荒金仙的身份,李喻如何會承認自己是道德宗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