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技術共享三年後,藍陽集團設立的五大學院突然宣布終止為各國免費培養外星技術骨幹計劃,引來了各國媒體的關注。
“藍陽集團自兩年前與各國達成了外星技術共享的西莫夫協議後,各國知名專家學者先後多批次進入藍陽集團下設的五大學院進修。而藍陽集團對外發言人稱,終止與各國技術共享的日期是在西莫夫協議達成之日就已經定下,藍陽集團是在遵守西莫夫協議的前提下,終止為各國免費培養技術骨幹的。
西莫夫協議是三年前於美洲西莫夫市颶風傭兵學院各國峰會上達成的,其中藍陽集團一直主張希望各國掌握外星技術後用於民用領域,改善各國人民的生活。同時免費為各國培養多批外星技術骨幹,達到外形技術全球共享、推進社會向前進步的目的。
時至今日,以前隻能在天網中見到的戰爭機甲、智能機械人、甚至是能輕易穿梭天空的飛船紛紛在各大區軍工基地下線,而一年前就已經有媒體透露過,美洲區已經有國家實現了戰爭機甲的量產。雖然外星技術民用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西莫夫協議的效果顯而易見。
國際前沿科技智庫曾宣稱,西莫夫協議為地球文明的進步提供了極大的助力,全球文明將迎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
《華夏社論》也提醒人們,七十年前的“接觸”事件後,世界人民對外星物種的存在從振奮到最後的近乎“**”,關鍵因素便是科技,自從天網強製進入民眾視野後,外星技術的出現也成為了地球各國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求,因為宇宙各大文明間也是弱肉強食的關係,對高等科技的限製及其嚴格。而我們偉大的地球在外星文明的眼中不過是一個沒有太大投資價值的蠻荒地,我們,地球,在那時已經被宇宙拋棄了。而現在,地球科技將會直接從初等的不到一階科技的蠻荒科技直接飛升至二階科技。
這一切都歸功於藍陽集團,藍陽集團在各國及民眾心中的地位水漲船高。合眾聯合報記者為您報道.”
楚風將天訊扔在了桌子上,仰靠在沙發上。
沒有藍陽集團的助力,地球科技想要達到一階都會非常困難,自己發展至少得一個世紀,而通過天網接觸外星明文祈求幫助更是難上加難,借用外星商人的話說,耗費資源開發一個滿是土著的蠻荒地還不如隨便開采一個無人居住資源星來的劃算,更何況地球上的資源並不豐富。
而星空中億萬星辰,待開采的資源星無數,外星商人一般更多的是雇傭生化機械人作為工人就近開采,所以投資地球很不劃算。
同時,即使能夠獲取零星的外星科技,先不說外星文明的文字翻譯艱難,單是地球的工業水平及基礎設施根本無法造出那些東西。
藍陽集團提供的是一整套科技體係,而且,各國在接觸天網後,根據零星的外星技術,目前在太空技術上進步也是很可觀的,比如美洲區之前已經能夠發射脫離火箭自行往返地球太空的飛船。但是這種飛船距離一階科技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速度上,僅僅是登月就是數個月,而且防護力極弱,一旦碰上空間隕石,船毀人亡。
助力是一方麵,賺錢也是必須的,坐吃山空不經濟。
三年來,藍陽集團加大力度在全球50多個的國家投資辦廠,根據地球上的現有材料合成製造生化機械人、機甲、飛船、動力爐等的各種複合合金、複合材料等,或者直接量產各種生化、機甲、飛船等部件。或是量產這些材料,部件的大型器械、組裝機組等。
相比獨自艱苦摸索,各國更樂於大量直接買入這些材料、設備。
藍陽集團在這三年中也是大賺了一筆,三年中年均產值已過1500億美元。養活一個偌大的集團已綽綽有餘。
同時藍陽集團的投資也為各國的就業提供了極大的助力。各國對藍陽集團下的企業工廠大多直接免稅,甚至還有補貼。
藍陽集團的福利待遇極好,管理人性化,能否成為藍陽集團下企業或者是哪怕是基層工廠的雇員已經漸漸地成了不少國家國民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