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洞幽窄,剛好能容一個人在裏邊站立和轉身,而且在岩洞裏邊所看到的岩壁的顏色卻是呈現出一種奇異的紫色,這或許便是紫龍淵這個名字的由來。
葉蕭盤膝而坐後,並沒有開始修行,而是看著幽窄的岩壁,目光空洞。
心頭的那一絲別離後的悵然必須放下,否則於修行是一種負擔。
修行人並不是俗世中所講的仙神之流,而修行也非絕情滅性,而是要將所有人都具有的七情六欲控製在可控的範圍之內,知道尋求長生大道要做些什麼,要該怎麼做。
心緒雖然低落,但嚐盡世間冷暖的葉蕭還是很好地控製住了自己的情緒,將心頭的傷感驅逐了出去。畢竟,雖然林景玄言語間多有一去不返之意,但葉蕭深信隻要自己修行到一定程度後,定然能夠再相見的。因為葉蕭相信以林景玄虛境的修為,絕不可能會輕易隕落。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之後,葉蕭神識展開,將記憶中的玄境的功法全部拆解了一遍,回憶著相關的種種之後,便開始了閉關後的修行。
葉蕭達到了太清大圓滿的境界已足足有兩年的時間,兩年內未能再進一步,而這一次閉關,正是為了這一步的突破。
踏出這一步,便踏上了一般的修行人所說的金丹大道,而踏不出這一步,則與真正的修行無緣,隻能坐等老死。
即使是在清源宗這樣的弟子資質都極出眾的宗門中,仍有許多無法突破這一步的人,而這些人,最後的結局也隻是成為宗門內管理俗務執事弟子,比如最初把葉蕭帶上寄緣峰的執事弟子,在葉蕭拜入清源宗門下後便再未曾見過。
修行之途漫漫,同樣也分外的無情。
默念著太清境的口訣,葉蕭開始了太清境的修行。修行到這一步,許多的心性稍遜的弟子總以為自己很快就能夠突破,這種浮躁的情緒往往是凝丹失敗的最大的因素,要想動念間就有所突破,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龐大的積累,才是突破的關鍵所在。
一遍遍無休止地運行的太清天聖境的功法,葉蕭漸漸的忘記了時間的流逝。這紫龍淵不愧是清源宗的靈脈所在,靈氣異常充裕渾厚,以至於修行的效果是以往的十數倍。
於是,時光荏苒。
無知無覺之中,時間的流逝總是特別地快速,也不知過去了多久,直到葉蕭覺得自己的積累應該差不太多的時候,開始了凝丹的第一次嚐試。雖然心中並無太大的把握,但葉蕭知道一次就凝丹成功的可能性其實很小,不妨先試一試,以便自己領悟具體的艱難深微之處的所在。
百竅齊鳴,真元如汞漿,流動有聲。
以神識裹住凝練無比的真元,彙聚於丹田之內,以神識分揀,形成旋轉之勢,默念凝丹法門,按照功法的運轉方式,葉蕭小心翼翼地進行著凝丹的嚐試。
就似是滴水成冰一般,將流動如汞漿的浩瀚真元凝聚成一顆不超過拳頭大小的金丹,所需要的龐大力量實在是讓人感覺無能為力,葉蕭覺得自己積累可能還差了一些,但仍未能料到差距居然大到離譜的境地。凝丹步驟的上玄元虛訣一旦運轉之後,葉蕭立刻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心中不由凜然了起來。
不經過自己的親身嚐試,永遠不知道其中的艱難之處啊。
感覺上,就是將江河凝聚成一池碧水一樣,其中有許多要去除的,有許多需要凝練百倍千倍的,還有需要擇而取之的,浩繁艱深,遠非之前可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