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物事乃是“一氣”道人先前給予落羅睺的眾多法寶中的一件,內含一道鴻蒙紫氣,份數先天,名曰:翠光兩儀燈,內含十八道禁製,屬第三等先天靈寶。“一氣”道人走時不曾記得收回,便一直留在了羅睺處。此物對於羅睺最為雞肋,食之無用棄之可惜,當做誘餌自是再好不過。
此時成聖之法還是機密,無人知曉斬三屍之法須得先天靈寶寄托,現在這先天靈寶於大多數修道者並無大用,還不如些先天材料。
羅睺將翠光兩儀燈投入山腹後,又細心除去痕跡,偽裝成靈物出世模樣。頓時此山周圍紫氣繚繞,寶光四溢,光耀萬裏。靈氣比之從前,濃鬱何止百倍。
龍性好淫好奢華,祖龍雖生得子孫無數,但無不因其母遺傳,血脈不純,長相能有三分酷似祖龍已是很難得,大多數皆為歪瓜裂棗之輩,雖為祖龍後裔,卻不得祖龍所喜。故也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句俗語。而小龍“應”,卻是個意外。
“應”其母福澤深厚,本體卓絕,為天地間第一條七彩鱗蛇。根骨與祖龍相比,也不逞多讓。
且蛇類與龍類也可算為近親,小龍“應”一出世,其長相竟有七八分祖龍之貌,祖龍見此心中甚為愉快,親自為他取名為“應”,百般嗬護,對“應”母子可謂極好。小龍“應”自出生以來,受盡祖龍千般寵愛,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性格十分囂張跋扈,常常闖出大禍。
幾次有人將“應”所闖禍事告知,祖龍對此不以為然,並重重懲治了多嘴之徒,後來也就沒有再在祖龍麵前訴說“應”罪過的了。
祖龍雖對“應”有求必應,隻一事卻是如何也不鬆口。“應”出世日久,漸漸在海底呆的煩悶,想請祖龍放他去洪荒大陸戲耍一番。但此時龍族勢力範圍僅僅籠罩海域,對洪荒大陸無有什麼控製權,大陸還屬於龍族的死對頭鳳族與麒麟族劃分而治。
祖龍自然不放心,雖說他自認洪荒第一,鳳祖,麒麟王皆不是他的對手,但“應”不過是出生幾百年的幼龍,雖然資質不凡,短短時間便有太乙真仙修為,但另兩族高手眾多,“應”個性又與他一般高傲,萬一惹出什麼禍事,隻怕難以收場。
可被祖龍與他的母親嬌慣溺愛的“應”怎麼可能輕易放棄打算,墨跡了幾次見祖龍怎麼也不鬆口,也就沒再提這事,整個消沉了許多。祖龍見自己最疼愛的兒子這般模樣,很是心疼,對“應”更是寵愛,除了不得去洪荒大陸一條,其他任何事情皆是滿口應承。
觀察些時候,祖龍見兒子真的打消了念頭,放心地前去閉關。
“應”見祖龍閉關了,心中惦記著偷跑,但龍宮守衛森嚴,“應”憑一己之力,怎麼也闖不出去,便去求自己的母親。天下間哪個母親受得了孩子苦苦哀求,“應”母終是點頭答應了。派與了“應”幾個得力護衛,囑咐他早些歸來。
第一次脫離父母的掌控,“應”像脫韁的野馬飛向了渴望已久的洪荒大陸。這時,隻見那小龍“應”觀東方彩光縈繞,紫氣東來,知是有寶物出世,想著拿著寶物去向父母獻寶,心中好不得意,招呼隨行的幾個龍族侍從就向那山衝去。
說時遲那時快,眼看就能得寶之時,突兀的遠處閃現出一道青光,抓起靈寶便飛遁而去。
“應”見得煮熟的鴨子從嘴邊飛掉,還是龍族的死對頭所作,哪裏能善罷甘休,化為龍形直追上去,怒道:“爾那鳳族小賊,放下寶物,饒你不死。”
可對方絲毫不曾搭理他,仍是自顧自的加速飛行,“應”怒到極點,吼出一聲龍吟,對著旁邊幾個龍族罵道:“愣著做什麼,還不給我去追。否則小心父親……”
那幾個龍族侍從早已見識過這位太子的手段,聽說要被告到祖龍那裏,心下生懼,連連追去。
可惜,原本就已經被拉開一些速度,這一耽擱對方已經跑得沒影。這一下“應”的脾氣無從發泄,狠狠的瞪了那幾個廢物一眼,竟然繼續朝著那幾隻鳳凰逃走的方向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