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齊王升殿,鄒忌出班奏道:“啟上我王,臣夜來遭無妄之冤。”王問:“遭甚大事?”鄒忌道:“臣有次子鄒諫,未曾婚娶,前日太尉吳英作伐,將聘禮定蘇代之妹為婚。不期南平王孫臏,暗設陰謀,退了我家親事,自往納聘與她。昨日聞得孫臏娶親,臣心激怒,埋伏軍士三岔路口,欲搶蘇小姐回去。詎意漏泄風聲,孫臏竟令袁達假裝小姐,坐在轎中。眾人不辨真假,抬了回家,反被袁達逞凶,把一門大小老幼盡皆打傷,脫身逃去。望我王為臣申冤。”
齊王宣魯王來,問這事怎生樣起,魯王道:“鄒忌定親與不定親,臣不知道。南平王孫先生,因聞蘇小姐未曾有親事,才敢納聘,昨日娶親。孫先生陰陽有準,未卜先知,曉得鄒忌要埋伏多人在路搶奪,故令袁達假裝蘇小姐,等他搶回。若不頭先換過,蘇小姐必致被太師搶去。孫先生親事可不斷絕了?”齊王道:“兩家納聘,是誰在先?”魯王道:“論納聘在先,還是孫先生。”齊王道:“既是孫先生在先,自該孫先生娶去,鄒忌妄行搶奪,於理不順,姑念國戚,免提。袁達不該魯莽,打傷鄒府多人,罰俸三月。”當下朝散。
卻說鄒忌回府大怒,隻是恨孫臏不過,即喚大國舅鄒綱出來,吩咐道:“我如今預備黃金五百兩、錦帛一百端、八卦冠一頂、白玉帶一條,打發你往魏邦,悄悄送與駙馬龐涓,可對他說:‘前日我齊國卜商來進茶,盜了孫臏回齊國,擒九曜山強盜袁達有功,朝廷封他為調兵軍師、大元帥、南平郡王。孫臏倚恃功高望重,侵奪眾臣之權,把滿朝臣子百般輕視。我父親心甚不服,好生著惱。特著我來相約駙馬,及早領兵到齊,裏應外合,擒拿孫臏,奉獻台前,與齊國君臣除害。’”
鄒綱聽了父親話,遂備禮物,即日離府。旬日間,已到宜梁城,來到龐駙馬門首,將那些禮物一並送進去。龐涓見帖上寫著齊國鄒忌名字,又送許多禮物,不知何故,遂請入府相見。禮畢坐下,龐涓問道:“大人今日光降敝邑,蒙賜盛禮,有何見教?”鄒綱道:“某鄒綱,乃齊國太師鄒忌之子。今奉父命,特來報一個信息與駙馬知道。”龐涓道:“國舅大人所報何信?”鄒綱就將父親吩咐言語一一說了一遍。龐涓聽說,呆了一會道:“國舅大人,孫臏當日被卜子夏盜出東門,我即領兵出城追趕,他雙腳行走不動,已死在水池內,我親眼見來。怎麼你齊邦又有個孫臏?”鄒綱道:“此人曾習學於鬼穀,變幻非常,那死在水池中必是假的。”龐涓道:“既如此說,我又中他計了。”遂吩咐整酒款待鄒綱。鄒綱飲至數巡,又與龐涓說了些話,無非要他早早領兵到齊,好裏應外合的話。須臾席散,鄒綱作別起身,龐涓作揖稱謝,收了四色禮物,竟沒一件報答。
次日,龐涓進朝,奏與魏王道:“臣訪得當初齊國卜商來進茶,把孫臏盜去。齊王因他收袁達有功,封他調兵軍師、大元帥、南平郡王之職。不料孫臏倚恃高官,欺侮大臣,甚與眾文武不和。古雲:‘先下手為強。’為今之計,可乘其與眾不和,待臣領兵先伐之,省得明日使他領兵伐魏。”魏王道:“前日駙馬曾趕孫臏,被你追趕緊急,投入水池內死了,今日怎又會活?”龐涓道:“原來那死的不是真孫臏,是他用法做一個假的。”魏王道:“既然如此,你且領五萬人馬,用心前去,取勝回來,寡人幸也。”龐涓辭魏王出朝,點起五萬人馬,即日登程。
行了數日,探馬來報:不能前進,前麵是趙國地方百翎關了。龐涓吩咐軍士叫開門,借路行軍過去,一則伐齊,二則挾製趙邦。眾軍士來到關前,高聲大叫:“開關!魏國武音君領兵伐齊,借路行軍。”把關小校忙報管關太守藺相如知道。藺相如大驚道:“這廝憊賴,既要領兵伐齊,自有往齊道路。今從我這裏經過,分明是枉言伐齊,挾製趙國,好生無理!”當有副將廉剛,係廉頗之子,近前說道:“龐涓領兵伐齊,齊國有孫臏神運奇妙,必致大敗而回,待他敗回之時,往別路回國就罷了,若依舊要從我這裏經過,那時將關門緊閉,擋他去路,不要放他便了。”藺相如道:“有理。”吩咐把關頭目開關,放魏兵過去。
須臾關開,龐涓帶領人馬過去。前軍行到三岔路,是兩條大路,一條通齊邦,一條通燕邦。龐涓問哨馬道:“此去齊邦路近,燕邦路近?”哨馬道:“燕邦近。”龐涓道:“既如此,吩咐人馬趲入燕邦,先伐燕,後伐齊。”眾軍得令,一齊向燕邦去。此是龐涓指齊挾趙伐燕的主意。前軍行到古鹹林,見前麵有座莊院,龐涓傳令人馬紮住:“這是我冤家的所在,了當他再去。”眾軍一齊紮住。
不知是哪個冤家?怎生“了當”?再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