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刻,進城來至館驛,打發抬人腳力去了,孫、趙二人自己抬了黃金入內,見了奸相,先將畫圖呈上。奸相將圖一看,道:“果然畫得好,不知此是何人之女?”孫龍稟道:“啟相爺,南鄉有一魯員外,所生一女,名叫金定,年方十八,才貌超群。現送相爺黃金千兩,小的們另送銀四百兩。”奸相聽說,十分歡喜,道:“這個員外,方是個知趣的。可將禮物、圖畫收了,爾等去備花船兩隻,快船、官船四隻,以備伺侯應用。不必去向那知府說。”孫、趙二人答應下來。
奸相又暗想:“將魯金定掉包,怕的昭君上路,知府同行,到了京都,露出馬腳,大有不便,不如再施小計,方得周密。”即差一心腹家人,扮了欽差,又帶八名校尉,假傳聖旨一道,趕到府衙。一聲旨下,嚇得太守忙披朝服,擺了香案,迎接聖旨進來。假欽差開讀聖旨道:“朕今差毛相到越州選取昭君,但有昭君,隻將本女召選進京見駕,其父母等不用相送,如違聖旨,全家抄斬。”太守連稱:“願吾皇萬歲萬歲!”站起來接過聖旨,送了欽差回去。
可憐太守不知真假,來到後廳,脫去朝服,夫人、小姐接住坐定,問道:“聖旨到來,卻為何事?”太守含著一包眼淚,訴說一遍。夫人聽見不許父母相送,抱住小姐放聲大哭道:“姣兒呀!叫為娘的怎舍得你一個人前去呀!”小姐也是哀哀啼哭道:“爹娘呀!此乃奸臣未得受賄行的毒計,不許父母同行。爹娘休生煩惱,且待孩兒進京見駕,自知聖旨真假,若是假的,奸賊不死,也叫他吃一大驚。”太守勸道:“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兒休要如此。”不表府衙之事。
且言奸相見吉期已到,差人送信魯家:“也不用親丁相送,都有我照應,就是一般快些收拾,好上花船動身。”員外得信,忙命院君代女兒打扮。已畢,拜別父母,也不免灑了幾點分離眼淚,上了花轎,員外親送登船。到了花船下轎,另有選的一班繡女,接至艙中,員外囑托幾聲,回他莊子不表。
再言府衙內見九月十三日已到,當不得奸相隻是著人催促起身,太守夫人又代女兒打點收拾,由不得苦在心頭。內廳餞行,酒席已擺列現成,隻等小姐梳洗已畢,換了衣衫出來,先是珠淚紛紛,哭拜父母告別。太守夫婦一見,好似萬箭攢心,苦哀哀叫聲:“姣兒少禮,且坐了少飲幾杯。今日與兒分手,不知何年月日得見姣兒?”說著,放聲大哭。昭君聽說,,點酒不能下咽,隻是含悲叫聲:“爹娘,且請寬心,孩兒進京,若僥幸得伴君主,少不得奏上當今,差官召迎雙親進京,同享榮華。那時骨肉自然聚會,爹娘且免憂悲。”又吩咐家中一切仆婦人等:“自奴進京去後,爾等須要小心殷勤服侍主人、主母,不可因其寬厚,放膽行事。”眾人答應。昭君又叫聲:“母親,孩兒有句心腹之言,原不應說,女兒今日分別,故而向母親說知。”未知說出什麼,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