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姑姑家,我看了一下午的電視,晚上的時候姐姐們放學了,我和三個姐姐還有奶奶坐在一桌吃飯,姑姑在喂姑父吃飯。
姑父以前是當兵的,豪爽的山東大漢,上過戰場,打過鬼子,打過國民黨,殺過人也受過傷,1976年,唐山大地震,姑父所在部隊作為第一批將士前往災區,在一次餘震中,為了救手下的一個兵,被坍塌的房屋砸倒,壓到了脊神經,搶救後下肢癱瘓。
那時候姑姑在家裏剛剛生下二姐,後來奶奶就到了姑姑家,幫著姑姑照顧3歲的大姐和剛出生的二姐,而姑姑辭了工作,每天就伺候姑父吃飯,睡覺,洗澡,還要端屎端尿,每天都要給他換衣服,洗澡,後來有親戚朋友建議姑姑給姑父換上開襠褲,再在床中間挖個洞,下麵放個盆,這樣他自己就能解決排泄問題了,這樣也省些力氣。姑姑覺得姑父當了半輩子的兵,肯定不會願意穿開襠褲,太傷尊嚴了,所以一直就這麼堅持著。
後來姑父救的那個兵退伍了,就來到了姑姑家,雷打不動的天天伺候著他的排長我的姑父。後來大姐和二姐逐漸長大了,姑姑和姑父的戰友一替一天,後來姑姑家前麵的一大片空地成了服裝批發市場,邊上的都是門市房,服裝價格相對高些,中間的是幾排床案子,一個床案子就是長兩米,寬一米高一米半的軍綠色鐵皮圍成的一個像鐵箱子似的東西,四個角各豎起一根鐵棍,上麵再覆蓋一塊鐵板,他們叫這東西床案子,一個挨著一個,形成好幾排,到晚上七八點就都收攤。
前世夏天的時候,我和姐姐還有周圍的小孩經常在那裏玩藏貓貓,翻筋鬥,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把當天賣剩下的貨帶走,後來有的家遠不方便的人便聯係周圍的住家,看誰家地方大的,就把貨存在他家,每月交些租金,又方便又安全。
姑姑家就是其中一個,姑姑家有三個屋子,姑爺和姑姑一個屋子,兩個姐姐一個屋子,奶奶住的屋子最大最空,屋子裏什麼都沒有,隻有一個我特別喜歡的大陽台,於是貨物通常都是放在奶奶住的屋子,床下通常是塞滿的,牆角也都堆滿了貨。
這個時候開始,姑姑家日子才算是好過了些,畢竟,姑爺的補助也是有限的,又要養這麼一大家子人,今年大姐15歲,上初二,二姐13歲,小學六年級,即將畢業,四叔家的小姐7歲,放養在姑姑家,四叔和四嬸比較忙,沒空照顧我姐。
四叔在汽車製造廠,國企,四嬸在市四中當音樂老師,四中是重點,所以音樂老師不怎麼受重視,四嬸幹的也不怎麼高興,四嬸是家裏的獨生子女,在那個年代比較少見的,所以從小得到的培養是很全麵的,還學過鋼琴,學過舞蹈,唱歌很好聽,是一個心氣挺高的知識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