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求救被害於三好?出險入險艾善人(2 / 3)

二人商議妥當,來到後麵,見了艾公三口。二人跪倒,口呼:“恩人為何來在此地?我是張三,他是王二,在恩人府上打死乞丐,蒙恩人救了小的二人之命,在此山充當門丁。此是火坑是非之地。我二人情願送恩人三位下山逃命!”艾員外聞言曰:“原來是你二人,怎能救我三人逃走?”王二說:“步行不中,必被他二人趕上,就有性命之憂。豈不白送了性命?我想請太太並小姐騎上二賊那兩匹馬,你老人家隨行。教張三兄相送一程,往西而行。叫張三兄別回來,在前途候我。”艾公曰:“很好!事不容待,就此而行。”張三暗把二賊之馬牽出寨門之外,將太太並小姐皆扶上馬。艾公、張三一同引路,往西行去。沉了半時,王二這才喊嚷:“不好了!那老者偷盜馬匹,三口人向東逃走了。”這一喊嚷,就驚動馬、項二賊,出來一問,王二就言老者三口偷馬下山逃跑,張三追下去了。二賊問:“向那裏逃去?”王二說:“往東逃去。”二賊聞言,一個抄槍,一個提刀,往東趕下去了。王二見二賊去遠,自己下山去尋張三逃走。這二賊子一氣跑有二十裏多地,未見著張三。向前望看,那有人影馬跡?隻得回山追問王二,他必知情。

不言二賊回山。且言艾老夫婦並女兒來在中途路,張三口呼:“恩人前途保重,小人去也!”艾公曰:“多蒙你二人救我全家人口之命,異日再報你二人之恩!”張三曰:“員外乃是我二人之大恩人,何言報恩二字?請呀!”言罷,轉身徉徜走去。艾公老兩口隻得帶著女孩兒,無精打彩往前行走。

走不多時,天已大亮。見前麵有一座大寺院,真乃威嚴,群牆高有一丈開外,皆是磨磚對縫。廟前一對衝天幡杆,一對門前大石獅,紅漆明亮的山門,兩座角門,皆是紅色。山門上有碗口粗的一對門環,乃是風暴銅打就的。山門上懸一金字匾,上寫“古刹都龍寺”。見寺院前靜悄悄無人,艾員外向夫人說:“咱一夜無眠,又乏困又饑渴,不如在此廟外台階上歇息歇息,再尋鎮店村莊,去尋飲食,可否?”夫人曰:“老爺說好便好。”艾員外把他母女扶下馬來,把馬拴在幡杆上。母女溜了一回,就坐在廟台階上歇息。不料那兩匹馬也是又渴又餓,不由的叫喚了幾聲,驚動廟內兩個守門之人:一名王八,一名曹丹。

“嘩啷”一聲開了角門,走出一看,原是一男一女,一少年美貌女子。遂走前問道:“你們三人是做甚麼的?”艾員外曰:“我父女三人是逃災避難之人,欲往北京投親。偶踐寶刹之地,多有得罪,冒犯了。在此歇息歇息就走。”王八說:“看你三人真是可憐,大約你們連飯還未用過。你們在此等候,待我進去稟求我家七爺,周濟你三人一頓飯,你看如何?”艾員外曰:“多美言一句,感激不盡了。”王八口呼:“曹大弟在此陪著他三人。”轉身一溜煙進了上房,口尊:“七爺,山門外來了三人,大約是老兩口領著一美貌女子,必是他的女兒。口稱是逃難的。七爺何不周濟他們一頓飯,把閨女留下,有何不可?”惡賊李七聞言大悅,曰:“就依你行。”王八轉身跑至山門外,口叫:“老頭,你三人好福氣,我家七爺有請!”

曹丹把馬拉進山門,拴在馬棚,艾員外同夫人、女兒三人跟隨王八,來至上房院中。早有惡賊李七在台階上向外望看見一老頭同一老婆,後隨一美貌女子,不由心中大悅,走近前向艾公施禮,艾公忙還禮。李七說:“請進東屋內坐。”艾家三口進了東屋,艾公舉目觀看:屋內方磚鋪地,頂棚如雪洞,懸著數對紗燈,迎麵一張金漆八仙桌,兩旁配一對交椅。條案上擺設,左邊是金鍾配古瓶,右邊是玉磬配帽鏡,當中是古鼎。旁設穿衣鏡,牆上所掛名人字畫。靠東山設一床榻,被圍幕遮掩,看之不真。暗想:“分明是一座大寺院,如同官宦待客之廳。”惡賊李七進來讓坐,說:“請坐!請坐!”艾員外、夫人、小姐坐下。李七問曰:“老者從那裏來?往何處去?”艾公曰:“我夫婦領著女兒自雁門關逃難至此,欲奔北京去投親。”李七曰:“這就是了。你夫婦在這多住幾天,再去也不遲。”艾公曰:“到處賊兵造反,兵馬慌慌,不敢久住。略歇片刻就得趕路。”李七說:“你們三口大約還未用飯。”吩咐一聲“擺飯!”隻見惡奴擺上飯來。李七說:“請用飯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