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
城牆兩邊,火光已經逐漸向著夏九軒包抄而來,夏九軒愈想愈焦急,心中竟是煩躁起來,當下連“潛行術”也沒有施展,直接一個箭步衝向那五名城門前的守衛。
深夜是刺客的最好的掩飾,夏九軒雙手連連揮動,也不見他如何作勢,隻是幾個簡單的動作,寒光頻閃,那五名守衛已經是癱倒在地,血流如注。夏九軒站在原地,喘著粗氣,額頭上滿是黃豆大小的汗珠,他神情慌亂的看著地上的看著地上的這五具屍體,這時候,接著水火騰紋刃反射出的那漸漸逼近的火光,夏九軒清晰的看見這些守衛的肩甲上分明的刻著一個大大的“策”字!
天策府!
夏九軒心中登時“咯噔”一下,打從他初始做刺客時,莫奢天明中的長輩便輩輩告誡,千萬不可與天策軍有任何的糾葛。天寶十四年,身兼範陽、平盧和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起兵謀反,本來勵精圖治的唐玄宗怠政,隻愛美人,不理朝政。次年,安祿山便占領長安和洛陽,唐玄宗終於無法控製局麵,逃至四川,繼續西逃,而太子李亨則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而北上至靈武,登基為帝,是為肅宗。
肅宗任人唯賢,他認識到實時主要的禁軍神策軍已經腐敗不堪,無法抵禦安祿山與史思明的反叛軍,再度動用太宗時後所創的天策府軍隊,廣納賢才,任用一些江湖上的武林高手與俠士,訓練士兵,壯大兵力,起兵與安祿山的反叛軍對抗,天策軍英勇善戰,更是有驚世之才帶領軍隊,愈戰愈勇。至德二年,收複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反叛軍起了內訌,安祿山最終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謀害,但安慶緒自視甚高,隻道自己能夠奪回失守的長安與洛陽,但終究不如他父親的才幹,麵對天策武裝軍隊,無論如何也無法攻破,安史之亂也終於漸漸地被平定了下來。隨著安祿山的死,同年,玄宗也從成都返回長安,居興慶宮,稱“太上皇”。當時宦官李輔國對肅宗阿諛奉承,離間肅宗與玄宗的關係,迫使玄宗被軟禁在太極宮甘露殿之中,每日鬱鬱寡歡。而本已經沒有翻盤之力的安慶緒見此有機可乘,他聽聞有一個名為莫奢天明的刺客團,隻要能夠付得起雇傭金,無論是誰他們都能殺。寶應元年,安慶緒便出了天價,請莫奢天明出手,刺殺玄宗與肅宗二人,據說當時莫奢天明派出了足有三十個“上等刺客”,便直接將玄宗與肅宗二人一並殺死,轟動了整個朝廷。在撤退時,恰巧天策軍隊趕到,三十名莫奢天明刺客分為兩路,便與天策軍隊正麵對抗起來,可奈何天策軍隊占盡地利人和,莫奢天明的刺客在皇宮大庭之上無遮無蔽,“潛行術”無處可施,四周城牆圍起如牢籠一般,三十名“上等刺客”盡數死在皇庭之內。
雖然刺客被處死,但是一日之內同時被刺殺兩個皇帝若是傳出去必定天下大亂,故此朝廷也隻能對外宣告玄宗最終乃是病逝於太極宮甘露殿,肅宗也因此一病不起,宦官李輔國勾結程元振謀害張皇後,肅宗為此驚死,同年,肅宗立長子李豫為太子,肅宗駕崩後,繼位登基,是為代宗。
不久,代宗秘密派刺客刺殺宦官李輔國,後嫁禍給莫奢天明,出動天策府在江湖嚴令搜捕莫奢天明刺客團,假意安慰李輔國親屬,以收複權力。莫奢天明便也因此事躲在暗處,再不在江湖透露自己的消息,但是時至今日,縱然代宗過世已久,天策府依舊沒有停止對莫奢天明刺客團的追捕,所以老一輩的刺客總會告誡新一輩的刺客,倘若是見到這樣一個大大的“策”字,盡量避得遠些,少惹些麻煩。
“這回可惹上大麻煩了!”
夏九軒心中暗道不好,他縱然是初出江湖,但是對於天策府的事跡與實力卻是沒少有耳聞,以他現在的狀態,在對方已經發現自己的情況下,麵對多名天策士兵是毫無勝算的,這五人不過是自己出其不意建了個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