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座山,這座山沒有廟也沒有老和尚,隻有數不清的萬壑千岩。此山名為大荒山,因這裏盛產石頭,所以女蝸娘娘就在大荒山無稽崖煉成了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的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用來補天。補天用去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巨石就把它丟棄在此山青埂峰下。這塊石頭孤零零的留在了地上,眼看著同伴們都上天為人類做貢獻去了,心裏難免會有些許的遺憾和憂傷。因為這塊石頭經過女媧娘娘的煆煉之後,已經通了靈性,它不再是一塊冰冷的、沒有追求的普通石頭了,它也有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好在它的精神追求在不久後就得以實現了。
那一天,沒有一點預感的石頭正在黯然神傷,忽然看見遠遠地走來了兩個人。等走到跟前,石頭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僧一道,見兩人生的骨骼清奇、相貌不凡,石頭心裏不禁暗喜,心想自己的出頭之日終於到了。
倆人也許走累了,就一屁股坐在石頭邊休息。先說些雲山霧罩的神仙玄幻之事,然後又話鋒一轉,開始聊紅塵中的榮華富貴。聽到此處,石頭禁不住動了凡心,不得已,隻好口吐人言:“兩位大師,弟子方方正正的沒手沒腳,不能給二位施禮了。剛才聽你們談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心裏羨慕得不得了,也想去享樂一番。你們別看弟子生的粗壯不堪,但心卻稍通靈性。望大師慈悲為懷,如果肯帶弟子到凡間走一遭,大師的恩德,弟子將永世不忘。”
“善哉,善哉。”神仙畢竟是神仙,聽到石頭說話竟然一點也不驚訝,要換做普通人早嚇得尿褲子啦:“你以為紅塵中隻有樂事嗎?非也,難道你沒聽說過‘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嗎?(石頭被丟在荒山野嶺不知多少年了,我想它除了女蝸娘娘誰都沒見過,怎麼可能聽說過這八個字呢。)你還是不去的好!”
石頭在心裏搖了搖頭。既然凡心已定,大師的話哪裏聽得進去。它苦苦哀求,恨自己不能生出兩隻雙手拉住大師的衣袖。兩位神仙知道此刻說什麼石頭也聽不進去了,就歎息了一聲說道:“好吧,我們就帶你去享樂一番,但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可不要後悔呀。”
“不會,不會。”石頭終於樂了,雖然別人永遠看不到它的笑臉,但是,它內心已經樂開了花(如果它有心的話)。
“不過,你這個樣子……”兩位大師看了看石頭沉吟了一下:一來,這塊石頭又大又笨不好攜帶;二來,就算他們施仙法不費力氣帶入塵間也就隻能當做一塊墊腳石。(這墊腳石可夠壯觀的)。
“罷了,我們施法幫你變變樣子吧。”大師說完,那僧人便口念咒語,一塊巨大的石頭瞬間就變成了一塊晶瑩透亮的美玉,而且,還縮到扇墜那麼大小。那僧人托在手掌上,笑道:“總算像塊寶貝了,我再在上麵鐫刻上幾字,讓人一看更像奇物。”
“不知大師要帶弟子到什麼地方?”石頭千恩萬謝之後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不要多問,到了你就會知道的。”所謂天機不可泄露,大師怎麼可能告訴石頭呢,既然你要去凡間,那就不管好壞去好了。
石頭雖然內心忐忑,但是畢竟就要離開這塊不毛之地,它內心還是比較激動的,它透過僧人的指縫望了望那些補天的弟兄們,心理終於平衡了:你們繼續為人民服務吧,我也要去享受幸福啦。
後來,不知過了多久。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從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然見一塊大石上刻了許多字,細細看來,原來就是無緣補天的那塊石頭被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曆盡悲歡離合世態炎涼的一段故事。後麵還有一首偈(ji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