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終結的前奏(1 / 3)

這裏,是庫拉斯特王城的露天祭祀台。

高大的神秘雕像散發著神秘色彩,沒有人知道這座雕像塑造的是何人,也沒人知道,這具雕像,是什麼時候出現在這裏的。

蘭頓站在雕像前的廣場上,他的身後,木凡穿著厚重的烏色鑲嵌甲,腰胯金鐵長劍,深色冷漠地肅立在他的身後。

木凡和蘭頓的身後,五十個全身都籠罩在黑色長袍中的人類,排列著整齊的隊列,靜靜地等候著。

此時的蘭頓,已經準備好了開啟世界之石入口的法陣,正在等候世界之石入口傳送門的開啟。

他的心情略有些激動,他想起了自己穿越前的經曆。

蘭頓.希爾特的原名叫做長間晉信,出生於1912年的日本,一個官員家庭。

1912年,中國剛剛經曆了辛亥革命,所有人都期盼著國家能走上正軌,富國強兵。

但是,他不懷好意的鄰居,時刻神情貪婪地盯著中國這塊肥肉,恨不得立刻吞咽下去。

長間晉信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當時的日本依靠殖民擴張迅速地崛起,但與眾不同的晉信總是感覺,這樣的國家,似乎缺少了點什麼東西。

他看到,日本依靠侵略和談判等手段從外國掠奪了大量財富,但是,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卻一天不如一天。

但他畢竟是那個時期的日本青年,他的腦中充滿了軍國主義思想。他始終堅信,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比不上自己的祖國。

晉信在家族的支持下參加軍隊,並擔任文職人員。

但是,在1936年2月皇道派發動了軍部政變之後,年輕的長間晉信明顯感覺到,周圍的氣氛都不一樣了。

這個國家的所有人,都充斥在一種古怪、狂熱的氛圍之中。軍部統製派控製了政府,陸軍,將日本拉入了戰爭的泥潭。

1937年日本發動了七七事變,激進的陸軍元首們,囂張地宣稱要三個月滅亡中國。

但是,無往而不利的“大日本皇軍”,在中國深陷戰爭泥潭。雖然攻城略地,卻陷入了日軍最不願意看到的拉鋸戰。

在這個時期,晉信作為一位旅團長的參謀,來到了戰火紛飛的中國。

在這裏,晉信看到了兩名日本士兵,押著超過百人的中國俘虜,準備前往戰俘營。

他曾經不解地詢問將軍:“看押俘虜的軍隊似乎有些少,難道不怕中國人逃走嗎?”

晉信至今還記得,成長於甲午時代的旅團長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的一席話。

“中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而日本,隻是一隻小小的蒼鷹。”

“蒼鷹敢於騎在獅子頭上作威作福,是因為這是一頭沉睡的獅子,千千萬萬的中國農民,隻是渾渾噩噩的活著,對他們來說,無論是軍閥還是我們占領這片土地,他們都要交租,沒什麼區別。”

“但是,如果有一天,中國農民看到了希望,那就是我們日本這隻蒼鷹的末日了。”

“我一直不同意帝國對中國發動的這場戰爭,因為這很可能讓正在內戰的中國人團結在一起,很可能給死氣沉沉的中國帶來變化。”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使中國人麻木,既不要刺激他們,也不要給他們希望。”

不久之後,旅團長被調往東京免職,晉信知道,他的政見和軍部不合,狂妄自大到不能容忍不同聲音的陸軍軍部,漸漸將整個國家拖向了不能自拔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