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別問我是誰(1 / 2)

三春,孤城,落日斜。

夕陽好,近黃昏,正是忠武城最熱鬧的時候。南門旁的集市裏,商販們為了一天中最後幾個銅板的收入,正在艱苦卓絕地與顧客們搞著心理戰;乞兒丐婦們乘著混亂,正在勢如破竹地對地上的殘莖敗葉做著掃蕩;兩個城門司的兵士在不遠處的城門邊百無聊賴地望向這一片嘈雜,正在慨歎關城門的時間來得太慢;雜事司的管事們一天中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例行公事,正在吆五喝六地收取每攤一文的稅銀。

一如既往,太平無事。

宛海帶著弟弟走過寬闊的武昌路,向小月橋行去,準備回家。看著比自己小兩歲卻正常發育,比自己高了半個頭的大江,隻有十歲的他卻非常滄桑地在心裏一歎:想長大可真難啊!

也難怪宛海如此感慨,五年前的一幕和這五年間的生活,不是什麼人都能欣然接受的。雖然他已經漸漸融入了眼下所處的世界,但還是無法接受一件事:年齡!從一個子孫滿堂的花甲老人,突然間變成了一個學齡前兒童,從一個疼愛孫輩的慈祥祖父,變成一個受人疼愛的孫子,這種變化絕對會令許多人崩潰——裝孫子不容易啊。但宛海沒有崩潰。他不同,原本的他太強悍,經曆過太多的琢磨與錘煉,心性之堅定早已非常人所能想象。所以他從了解了情況後就開始適應:適應隻有五歲的自己,適應威嚴孔武的父親,適應瘦削的母親,適應癡傻的爺爺,適應小弟和更小的小妹……但是,終究還是別扭。每當有了感慨、淡定這些與年齡不符的情緒時,宛海會習慣性地垂下眼簾,抿起嘴唇——他可不想被別人看成怪物。

他成功了。家人覺得他天性沉穩,幼年老成,有乃父之風;師傅們喜歡他謙遜知禮,尊師好學;一班小夥伴們更是認可他是個長不大的“四會一哥”:會學文,會練武,會當頭,會的玩法多。

但他自然不會滿足於此。

應龍大陸在第一時間震撼了他。作為地球上最高端的武者之一,“漁尊”尚知芳莫名其妙地穿越成為宛海之後,十分驚駭於此地的靈氣密度,他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己修武的前景可謂是一片光明,不可限量,很有可能成就武聖。而現在呢?十歲的自己已經是個一階上乘的武者,加上出身武道世家,自幼蒸湯伐筋,服藥洗髓,再由自身秘修之術鍛骨,輔以前世的臨戰經驗,可以完勝二階以下所有武者。若是別人知曉此種情況,真會跌破眼鏡,然而今天的宛海卻知道,自己在修行的長征路上才走出了半步而已。誌不止此,時不我待啊!前世的遺憾要彌補,更高的境界要驗證,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深吸口氣,邊走邊用右手的的前三指摸了摸光滑的頜下,宛海苦笑,暗道:怎麼才能發育呢?那古卷帶給我的不隻是堅實的武學基礎,還有這麼大個問題!唉……

小月橋,並不是一座小橋,而是一座特殊的大橋,因為忠武城裏的地名多帶有“忠”、“武”二字,不論是樓堂館所,還是道路橋亭。此橋據說是當年由黑龍大帝親自命名的,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就象城西北山邊的菊香庵一樣。此時春暮景佳,很多人在橋上享受平靜的時光,帝國風氣開放,橋上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大擺龍門。宛海帶著大江過橋,身後隱約傳來些議論聲。

“那不是宛爵爺家的大少爺嗎?還是隻有這麼高,都成了‘小’少爺了。”

“是啊,爵爺高大威猛,怎麼會有這麼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呢?比二少爺還矮了許多,唉,真是不幸啊!”

“五歲之前還挺好的,很正常,那時升兒帶他出來玩,還經常買我的梅花酥呢。”

“五歲那一場病之後到現在,五年時間竟然一寸都沒長高,你說是不是子爵大人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