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中央校場舉行了隆重的張榜儀式。
對於參加了排位賽的二十個人來說,其實早已知道了比賽結果,並沒有什麼神秘感;但絕大多數觀眾卻無緣觀看排位賽,使得誰領**這一主題在外圍觀眾中持續發酵,大家都想看一看新科少年武狀元究竟花落誰家,所以張榜儀式雖然在規製上與開賽時一樣,但觀眾卻多了很多,將休息區也擠得水泄不通。忠武軍派出大量人手用於維持秩序,眾軍士忙了個焦頭爛額。不過軍中是早知道桂冠被本城選手摘得了的,所以大家雖然忙亂,依舊難掩心中喜悅,感覺揚眉吐氣。
再一次按程序聽完了聖旨,忠武侯王四海起身先向欽差大人武公公拱手致意,而後宣布比賽結果。乙榜八十人,甲榜二十人,名次由低到高的順序一個一個念出來。圍觀群眾在聽乙榜名次時還能保持平靜,當念到甲榜二十人時,就不免掌聲雷動了,尤其是當忠武城三位選手的名字時,掌聲和喝彩聲更是有如山呼海嘯,經久不息。幸好比賽已經結束,有的是時間,忠武侯並不著急,每次被打斷時,他總是耐心等待,直到觀眾的聲音停歇才繼續宣讀。
“亢龍十年忠武少年榜比賽中,黑龍皇城淩照表現出色,奪得武探花稱號,用時三時六刻又五分!”
“……”
“亢龍十年忠武少年榜比賽中,衛聖公國慕容英俊表現上佳,奪得武榜眼稱號,用時三時五刻又十分!”
“……”
“亢龍十年忠武少年榜比賽中,忠武城宛海力壓群英,奪得武狀元稱號,用時三時二刻又九分!”
“……”
“需要說明的是,今年武狀元的成績是最近十幾屆少年榜最高的,而他的年齡又是近百年來所有狀元中最小的!”
“……”
“下麵開始為登上忠武少年榜的二十位帝國少年精英頒獎,請依次上台!”
張榜儀式上所頒發的是皇帝對優勝者的獎勵,包括金錢獎勵和榮譽獎勵,金錢不須解釋,榮譽獎勵是每名上榜選手會獲得一塊腰牌,這腰牌分為金、銀兩個等級,前三名得到金質的,正麵中央刻有一個大大的“勝”字,周圍有一圈小一些的字,刻的是“忠武少年榜狀元(或榜眼或探花)”;背麵刻有盤龍雕飾及“亢龍十年禦賜”字樣。第四名至第十七名獲得銀牌,形狀大小與金牌相同,隻是正麵刻的字統一為大字“優”和小字“忠武少年榜第X名”。持有這兩種腰牌的人將被認為是帝國武道精英,享有多種特權,如在軍中優先提拔等,但這種特權往往隻是名義上的,能夠上榜的也沒有人需要這些待遇。
台下一個角落裏,錢氏兄弟在小聲談論著。
“哥,咱們應該多下點功夫練武啊,你看大海,這十天就賺了五千個金幣!”
“不,我們不是練武的材料,我盤算著,咱們以後可以請一些象大海這樣的人替我們賺錢。嗯,這個主意不錯!等我們發了財,就招募一些武藝好的人,專門來打榜!”
“可我們怎樣才能發財呢?這十天我們倆才賺了五個金幣和一點銅板而已呀!”
“五個金幣很少嗎?都夠你吃到娶媳婦的了!”
“那我媳婦吃啥呀?唉,錢總是不夠的,這可怎麼辦啊!”
“你隻是這十天能賺錢嗎?等長大一些,咱們倆要去賺大錢!”
“大錢?多大?”
“先把口水擦一下!多大我也說不清,反正帝國將來就數咱倆錢最多!怎麼樣?”
“好!就這麼定了!”
哥倆在研究發財大計的時候,台上已經頒完獎了。
頒獎之後,忠武侯又作了簡短的致辭,鼓勵帝國少年向上榜的強者學習,羨慕而不嫉妒,崇拜而不迷失,要苦修技藝,勇於挑戰;祝賀甲乙兩榜的上榜選手取得優異成績,告誡他們藝無止境,不可因眼前的成績而自滿,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他說:“榜上有名的少年們將在不久以後長大,成為高手。一個人在長大之前,理所當然要受到其他人的照顧和扶持,那麼成年後,就理所當然地應當更多地照顧和扶持他人。帝國是個大舞台,希望諸君演好自己的角色,為百姓、為帝國也為自己留下些足慰終生的回憶!”最後忠武侯宣布,今年的忠武榜比賽圓滿結束。
宛海走在回家的路上,牽著大江的手,後麵跟著滿眼小星星的升兒和拎著錢口袋的大象。
“升兒姐姐,父親回去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