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掘地道的人
在眾人離桌之際,迪克斯梅得到通報,說他的公證人在他的書房裏等他;他像往常那樣請莫裏斯見諒,徑自去找他的經紀人了。
原來他是想在寺院監獄花園對麵的繩街買一座房子。迪克斯梅與其說想買一座房子,還不如說想買那塊地,因為目前那個建築物已成廢墟,他想把它重新建起。
與房主的這筆交易很快就做成了;當天上午,公證人會見他,並以一萬九千五百利費爾成交了。公證人來是請他在契約上簽字,並且來取那筆買房款的。房子得在當天完全騰出來,以便讓工人次日進駐。
迪克斯梅簽字之後,就與莫朗帶著經紀人到繩街去看這座剛買下的房子,因為房子雖已買下,但還沒去看過。
這座房子坐落在當今二十號左右的地址上,是座四層建築,附帶一層閣樓。地下層從前租給一個葡萄酒商,有幾間上好的地窖。
房主特別對地窖稱讚有加,說這是整座房子最好的部分。迪克斯梅和莫朗似乎對地窖並無特別的興趣,不過,這兩個人似乎出於討好似的,走到稱之為地道的地窯中去了。
這個房主沒有撒謊,他與其他房主的做法不同,把地窖修得漂漂亮亮的。其中的一間一直通到繩街下麵,在這間地窖裏可以聽見車輛在頭頂上滾動的聲音。
迪克斯梅和莫朗似乎對這個優點並不在意,甚至說要把地窖填平,因為地窖對酒商固然好處多多,但對誠實的小資產者卻沒什麼用處,他們準備把整幢樓都利用起來。
他們參觀完地窖之後,接著參觀二層、三層、四層;從四層樓上,可以俯瞰寺院監獄的花園,如同往常一樣,花園被國民衛隊占有著,自從王後不去那裏散步之後,變成了士兵們遊憩的場所。
迪克斯梅和莫朗認出了他們的朋友——普呂姆寡婦,她正在幹日常活計,做酒飯生意。顯然,他倆並不打算讓她認出來,因為他們藏在屋主身後,屋主正起勁地向他們介紹該處景觀如何賞心悅目,如何色彩紛呈。
購房人提出看看閣樓。
房主顯然沒預料到他有這個想法,因為他沒有鑰匙;但他看著一疊疊紙鈔,大為動心,便立即下樓去拿了。
“我沒看錯,”莫朗說道,“這幢房子正合我們心意。”
“那麼地窖呢,您怎麼看?”
“我可是上天助一臂之力了,省卻我們兩天的工作時間。”
“您認為地窖是通向小飯鋪的嗎?”
“稍稍偏左一點兒,但不要緊。”
“可是,”迪克斯梅問道,“您如何能肯定順著地下線路就能通到您所要去的地方呢?”
“放心吧,朋友,這是我的事情了。”
“我們是否總是在這裏發出信號呢?”
“王後從平台上是看不到信號的,我想,隻有閣樓與平台齊平,而且就對這點我也還有些疑慮哩。”
“沒關係,”迪克斯梅說道,“隻要都隆或是莫尼從某一個窗口望見了,他們便會通知陛下的。”
接著,迪克斯梅在白布窗簾的下擺上打了幾個結,並把窗簾放在窗外,仿佛是風吹出去似的。
然後,這兩人似乎沒耐心再去看閣樓了,在樓道口等待房主,他們還把三樓的門特意帶上,以免使那位細心的屋主把飄動的窗簾拉進屋內。
正如莫朗所預料的那樣,閣樓還沒達到塔樓頂的高度。這樣缺點優點俱有:缺點是與王後傳不上信號;優點是傳不上信號就避免了任何人生疑。
高房子常常是受到監視的。
“應該讓莫尼、都隆或是迪鬆女兒想出一個辦法,轉告王後,請她有所準備。”迪克斯梅輕聲說道。
“我再想想。”莫朗答道。
他們下樓來,公證人等在客廳裏,手上拿著簽署的契約。
“行了,”迪克斯梅說道,“房子對我很合適,點出一萬九千五百利弗爾給那個公民吧,讓他簽收。”
房主細心點數,簽上了字。
“你知道,公民,”迪克斯梅說道,“按條文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房子要在今晚移交,以便我明天讓工人進駐。”
“我會辦妥的,公民;你可以把鑰匙帶走了;今晚八點整,房子將完全空出來。”
“啊!對不起,”迪克斯梅說道,“公證人公民,你不是曾對我說過,有一道門開向幹草門街的?”
“是的,公民,”房主說道,“可我已讓人封死了,因為我隻有一個公務員,那可憐蟲如果同時看管兩個門,那就太累了。再說,這個出口還在,隻要花兩個鍾頭就可以重新打開了。您想確認一下麼,公民?”
“謝謝,沒有必要了,”迪克斯梅接著說道,“我對這個出口無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