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神武關(1 / 2)

垂地闊,梁州邊境。

戰火彌漫的梁州,大地一片蒼茫,皚皚白雪覆蓋下的地表已經被戰火摧殘得滿目瘡痍,體無完膚。

寒風呼嘯著從頭頂上席卷而過,從枯樹上帶走了幾根殘枝敗葉,卻吹不走地上殘雪裏冒出的幾根綠芽。

那綠芽隻有極少的幾顆,浮在殘雪間,似乎一陣風就能吹走,但其粘著力卻遠比看上去更為牢固,仿若在亂世中努力求存的生靈一樣,任憑風吹日曬,都不肯輕易放棄。

昏暗的空籠罩著一層厚厚的陰雲,寒潮一陣一陣襲來,空曠的雪原上散落著一副淒慘的畫麵,背井離鄉的人群在雪地中艱難前行,這副荒涼的畫麵充斥著路人的視覺神經,滿目的淒冷和落寞。

浮雪倒映殘陽,血紅的光暈中微微泛白,更在這方蒼涼的地之間,添上了幾分蒼茫肅殺之氣。

地間,仿佛被此間的肅殺之氣所懾,地蒼茫,四野無人,除了遠處的一座孤城外,隻有旁邊的樹林裏不時有些動靜。

行軍三日,尋站在城外的山丘上,遠眺武城,胸中湧起的,卻是豪情萬丈!生逢亂世,好男兒,當帶三尺長劍,立不世之功!戰亂,正是最適合強者的時代!

長風凜冽,寒風如刀,尋卻恨不能高歌一曲,以抒發胸中的激蕩之情。

武城,位於大楚版圖邊境的一個城市,因為地理位置優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成為各地商家南來北往的重要通道,可謂繁華似錦,熱鬧非凡。

但世間事。不能一概而論。

此時此刻,黃昏下的武城,已經沒了往日的精神,好像病久了似的,一麵麵大楚的國旗,就像在寒風中的城牆上瑟瑟發抖。武城此時就像個沒穿衣服的孩子一樣麵黃肌瘦。殘破的城牆上到處可見戰火留下的創傷。

城牆腳下,幾名身穿重甲的士兵,手握鋼槍,頂著初春的寒風,正在城門口站著,心翼翼的看著四周的動靜,那閃著寒光的槍鋒,讓人看了不由心生寒意。

這樣的景觀,無論如何也談不上多亮麗。即便是情緒最多變的文人墨客,此景入目,第一時間感受到的,恐怕也不會是賞心悅目,而是會悲古詠今的感傷一番。

“入城!”尋一聲令下。

隨即,吳戰等十位統領帶著萬名軍士,騎著戰馬,浩浩蕩蕩行進在武城外的的官道上。

“來者何人?”守城的士兵終於發現了這支大部隊。

一位傳令兵受尋指示。朝護城守衛喝道:“快去報告你們的將軍,就護國大將軍奉楚皇詔命。前來支援!”

“請大將軍稍等片刻,屬下這就叫人前去通報。”一位隊長模樣的軍士,對身後的士兵嘀咕了幾句,士兵急忙朝城內稟告去了。

“停!”在城門口,尋一聲令下,人馬盡皆停下。

不一會兒。一名穿著白色戰甲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他身後還跟有不少兵衛。

“在下乃武城守將陸哈爾,見過護國大將軍,”這中年男子朝尋拱手道。

尋跳下馬,也笑著拱手:“陸兄有禮了。”

“數千裏的路程。大進軍三就到了,肯定是日夜趕路吧?城內以備好酒菜,請大將軍和各位將士進城。”這儒雅男子笑道。

“好!”尋笑道:“那就有勞陸兄前麵帶路了!”

進了城內軍營,一群人都下馬,分散在軍營裏開始吃飯,十名統領圍著一桌,而尋,則是和那位武城守將陸哈爾共餐了。

軍營內。

尋和陸哈爾坐在一起。

“陸兄,不知前線的戰事如何?”尋喝著酒朝陸哈爾問道。

“回大將軍,”陸哈爾道:“敵對三個國家幾乎動用了六十萬的兵馬,而我大楚一方隻有三十萬的兵馬,所以,如今我大楚前線的戰事可是吃緊的很啊!”

“哦!”聽到這個消息,尋眉頭一皺,“三十萬對六十萬?這懸殊也太大了吧?那前線將士的傷亡如何?”

“將軍放心,有險神武關在,前線將士的傷亡並不大。”陸哈爾完頓了頓,又道:“不過每仍然有大約數百名的守關軍士犧牲。”

聽到每仍然有數百名的傷亡,險心中略微一思索,便道:“行,我知道了,來我們喝酒。”

……

等軍士吃完飯後,歇息了大半個時辰,而後,尋便帶領萬名將士離開武城,繼續出發,一口氣趕了三百多裏路,在夜晚時分終於抵達目的地——武城外的神武山,也就是神武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