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3)

激 情

我麵前放著這封信,是2001年11月22日我的學生邵正凱寫給我的,字裏行間充滿了激情。即使九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此刻讀來,仍然讓我心潮澎湃。我在這裏抄錄其中的文字來和大家分享。

“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的課程也就要告一段落了,就權當這是我交出的最後一份作業吧!正是您——我親愛的老師,使我們的思想在這裏得到了升華;正是您,以一個真實的故事打動了我——還記得那個心髒移植的故事嗎?還記得那位母親嗎?每一年她都會去看望那個重獲新生的小女孩,每一次她都會認真傾聽那個小女孩的心跳,麵帶微笑地說:‘除了它,我的兒子還有什麼能讓我永遠銘記的東西呢?’就是他們,讓我——一個從未敢在人前演講的人,最終鼓起勇氣,登上講台。您完全可以想象我當時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動。

“我常常在想,作為一名學生需要具有激情,而作為一名老師則更需要技巧,一種能將學生的激情升華為向上、向前動力的技巧。這一點在您的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正是您聲情並茂的講述,使我們在不經意間知曉了真正的錯與對,在朗朗的笑聲過後卻又留下了無盡的思考。

“……沒有人不熱愛自己的祖國,正如同沒有人不熱愛自己的母親。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現在,就讓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讀書吧!”

多麼可愛的學生,他把這種激情傳遞給了我。我為我的職業而感到自豪。我渴望看到台下學生們那一雙雙真誠渴望的眼睛。他們帶給我太多的感受和幸福,他們可以稱呼你為“可愛的老師”,他們可以把你當做休戚與共的親人。這又怎能不讓我感動,不愛這講台?

心中有大愛

她依然美麗,就像很多年前,我第一次見到她時。

昏昏欲睡的下午,學生時代的簡陋教室,一片嗡嗡的閑聊聲音,我如往常一樣漫不經心地等待上課。她站在講台前,微笑著等待魚貫而入的學生。說實話,當時她看上去沒有絲毫的特別。但隻一開口,我就立刻被吸引住了。很甜美、很溫柔,能暖到心裏的聲音。透過這聲音,再去看她,真是驚鴻一瞥,神采飛揚。我不想說她的課講得有多麼好,有多麼動聽,隻覺得往常漫長的一堂課下來,我還沒聽過癮。課堂上一陣陣的笑聲打破了往日的沉悶。大學以前我是個好學生,為了高考,自覺自願地努力學習。但上大學後,我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感受,眼睛隨著她的身影走,心隨著她的話語動,因為她真的打動了我。我對同桌說:“這才叫老師呢!我喜歡!”下課了,看著她走下講台,我想跟她聊天,又覺得有點不忍心,應該讓她休息一會。猶豫間,她走到我身邊,坐在我前邊的椅子上。於是,我們幾個人馬上抓住機會包圍了她。大家七嘴八舌地問她問題,她笑著跟我們閑聊著。有個同學說:“老師您說了這麼久,喝點水吧?”她說:“別人都說我是駱駝呢。”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我們深知大學裏這麼有幽默細胞的老師可不多啊!

我認定她是個好老師,認定我和她很有緣。在接下來的課上,我們經常會對視,會心地笑,眼神交流著。我望著她的時候是滿腔的敬佩和折服;她看我的眼神也總是笑盈盈的,充滿了愛和欣賞。我渴望在她麵前更多地表現自己,希望得到她更多的認可。因為我就是喜歡她。

那個學期末,要結課了。課間休息時,她走下講台在每一位學生的身邊走過。經過我時,親切地拍了我的肩膀。我鼓足勇氣問道:“老師,您能給我留個電話嗎?”她很高興地說:“當然可以!”,就這樣完成了“接頭”並為下一步接觸奠定了基礎。我心中一片竊喜。嘿嘿!

大學畢業後我來到了北京,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二階段。一個人在北京的日子,我經常會想起她,很想念我親愛的老師,她的種種都成為我努力的目標。我時常想起她帶我去吃的那頓飯,有名的薩拉伯爾。那次美味成為我奢侈的回憶,以至於直到現在我都覺得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石鍋拌飯。我會經常給她發個短信,告訴她我的近況,或是感慨現在的生活。我會將我經曆的所有人生大事比如交男朋友、結婚、裝修房子、生寶寶、調動工作、單位裏的感覺等等事情一股腦兒地傾訴給她,讓她看到我的成長、變化,聽聽她的意見,好像這樣我才踏實。

她說我是一個有潛質的女孩,這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她對我特別的好,再忙也會抽出時間給我。而我總擔心辜負了這份欣賞和寵愛,有點惴惴不安。以至於我見到她,就會有點詞不達意,因為心裏總會有點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