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死九台城 (1)(1 / 3)

剛剛進入九月,蒙綏地區已經是葉落草枯,一派蕭瑟的景象。寒風中,幾隻老鴰泥塑一般蹲在年久失修的九台城城門樓子上曬太陽。遠處隱隱傳來幾聲槍炮聲,老鴰睜了睜眼睛,又閉上了。

此刻,九台城內的縣長王伯昭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心裏很清楚,九台城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隻要占領了九台城,就等於占領了整個蒙綏地區,打開了南下的大門。日本人這回是鐵了心非要拿下九台城不可了,眼看著經營了大半輩子的九台城就要易手,王伯昭氣得大罵日本人,放著好好的日本不待,偏要跑中國來,來也行啊,中國大了去了,去哪兒不好啊,可偏偏要來我九台縣,還要搞什麼蒙綏自治,自治個鬼!說白了就是來搶我王伯昭的一畝三分地。

罵完了日本人,王伯昭又接著罵國民黨的中央軍,整天耀武揚威,除了收稅就是抓壯丁,沒幹過一樣好事,這也忍了,實指望能擋住日本人,保一方平安,誰知日本人還沒來呢,大部隊就撤了,還美其名曰戰略撤退,戰略個鬼!不就是想保存實力嘛。如今就留了一個173團在前麵頂著,能頂得住嗎!還有那個173團團長吳天,借著抗日的名義在九台城胡作非為、搜刮民財,訛了我幾萬塊大洋就不說了,如今又盯上了我的保安隊,想讓保安隊替你們打頭陣,沒門!保安隊是我王伯昭的命根子,想都甭想!

罵歸罵,王伯昭畢竟不敢違抗軍令,吳天的電話一個接一個,再拖下去惹急了吳天也不好辦。王伯昭看了看懷表,估計時間拖得也差不多了,這才叫人通知保安隊隊長江崇義集合隊伍。

九台城城門樓子前,保安隊隊員列隊集合。

明晃晃的太陽下,武器裝備五花八門、參差不齊,但卻分外耀眼。要說王伯昭對這支保安隊真是不惜血本,不但給保安隊配備了一批先進的中正式和德國毛瑟步槍,還專門買了三挺捷克造馬克沁機槍,還有德國M24手榴彈等等,這些武器比起日軍的三八大蓋和歪把子機槍來,性能一點不差,甚至還略勝一籌。當然,一百多人的保安隊不可能人人都配中正式,也有不少隊員使的還是漢陽造、太原造等落後武器。

保安隊隊長江崇義看著眼前的情景,不由得豪氣衝天,他大步站上高台,慷慨激昂道:“弟兄們,本隊長接到王縣長手令,日本鬼子正在對國軍173團陣地發動進攻,王縣長命令我們立即增援173團側翼!弟兄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保安隊報效國家的時候到了”

江崇義,三十來歲,中等個兒、國字臉,長得儀表堂堂,講義氣、善交際,不但胸有城府,而且有一套籠絡人心的手段,方圓百裏,黑白兩道少有不給麵子的。大家都拿他和梁山好漢及時雨宋江比,不過江崇義自己卻並不認同,在他看來,曹操曹孟德才是自己崇拜和效仿的榜樣,熟讀《三國演義》的他更喜歡自比曹操,“英雄當如曹孟德”時常掛在嘴上。

江崇義早年間曾當過北洋政府軍官,本來仕途看好,卻因為一個女人栽了大跟頭,丟掉了大好前程。日軍占領華北後,世道混亂、匪患橫行,蟄伏多年的江崇義認為東山再起的時候到了,正好九台縣縣長王伯昭準備成立九台城保安隊,王伯昭看中了江崇義帶過兵打過仗的經曆,二人一拍即合,王伯昭出錢、江崇義出力,很快,一支來自三教九流,背景不同、目的不同、價值觀也不同的保安隊成立了。江崇義當仁不讓地當了保安隊隊長,成了眾人的大哥。

這些人中既有虛榮好色貪慕權勢的九台縣富家子弟老二王直,也有從東北軍退役流落九台城、嫉惡如仇的老三林奉天,還有河南逃難來的天不怕地不怕張嘴就是“奶奶個熊”的孟剛孟黑子;有屠夫出身,膽大包天、心狠手辣,動不動就是“老子騸了你”的青麵獸朱大生;有老兵油子、好賭成性,綽號“萬金油”的馬金寶;有不善言辭當過袍哥,走哪兒睡哪兒的四川人大個子李鬆;有膽小懦弱的學生——眼鏡兒宋曉丹;有槍法神乎其神,不知來路的“喪門星”劉金鎖;有退伍老兵,無家可歸到保安隊當廚子的霍爺,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