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了(2 / 3)

父喪母喪嶽父喪喪期滿又過了數年,林如海都三十有四了,當年同窗孫子都有了,賈氏肚皮仍沒動靜,林如海絕望了,專門聘了一房良妾李氏,盤算著孩子一生下來就記在賈氏名下。

不想李氏才進門,嫡妻賈敏就傳出了好消息,林如海的狂喜可想而知。隻覺得,天是藍的,雲是白的,葉是綠的,花是紅的,胃口香幹活更有勁了。連要上折子彈劾的那一眾紈絝子弟都沒那麼討厭了,隻美滋滋的傲嬌,哼,我林如海的兒子,一定不會長成這種紈絝。

話說林如海這廝,激動地猶如年輕了二十歲,恨不得把自己係在夫人裙帶上,隻圍著夫人團團轉,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口裏怕化了,也顧不得男主外女主內那一套,把一幹丫頭嬤嬤指揮的團團轉,惹得丫頭們轉臉嘀嘀咕咕的笑,他也不管,還親自請了自己早已榮休告退了的奶嬤嬤張氏回來坐鎮。

日常一下衙,林如海就進正房看視,把一幹美妾通房統統忘在了腦後,林家後院倒了一大片葡萄架沒人扶,回頭一眼掃過去,卻是人人喜氣洋洋拜菩薩,求的啥,就隻有自己知道了。

張嬤嬤重入林家,本來穩坐嬤嬤第一把交椅的賴嬤嬤如臨大敵,凡事都親自過問,不留一絲兒尾巴在外。一日日過去,見張嬤嬤並不攬權攪事,除對太太懷胎的養護盡心盡責外,不多行一步多問一事,一幅臨時支應事了就走的樣兒,才慢慢放下心來。

卻不知張嬤嬤見她神經繃的緊緊的樣兒,麵上紋絲不動,心中早鄙視了一萬遍,我要有心留下,又怎麼會當年老太太一去就早早告退?

一代天子一朝臣,老太太去了,我自然急流勇退不掣太太的肘礙太太的眼,且留幾分體麵。

老爺這邊,那是我一手帶大的奶兒子,我活著,這情分就在,很不用再留在府裏撈苦勞,不然,稍有差錯,就易磨損這份情分不是?

再有,我退了,才能不妨礙兒孫前程嘛。果然,大兒子隨即就被老爺提拔做了府裏二管家,單等接大管家的班上位呢。我呀,隻管在家含飴弄孫享清福嘍。

張嬤嬤很是瞧不起賴氏的貪心勢力眼皮子淺,卻因著她是太太心腹,不好多嘴。

要說,張嬤嬤對太太賈氏也是很不滿的,太太摸樣氣質盡有,能和老爺詩書唱和,但由仆看主,憑太太倚重的這些賈家來的奴才的輕狂勁兒,張嬤嬤就不覺得這個太太心中能有多大格局,更不信賈家能有太太及太太帶來的配房們誇耀的那般好。

張嬤嬤和仙去的林老夫人一樣,不滿賈夫人老是抬娘家,這無形中是在貶我們林家麼。

你們賈家起於微末,自兩國公那代才開始發跡,不過幾十年的功夫,滿打滿算將將三四代人,輕狂個什麼勁兒?兩國公自是有本事的,卻天天在外打仗,治了國卻沒能齊了家,賈家到底沒脫掉這股子暴發戶習氣。

看我們林家,那是商名相比幹後人,曆經世事;往近了說,我們海哥兒的高祖封了列侯,四代承爵,詩書傳家,不僅有你們賈家的功勳富貴,還有你們賈家沒有的書香清貴。就這樣,我們林家,上邊的老爺低調做人認真做事,下邊的奴仆們跟著謹慎本分,這才叫家教呢!

人心都是偏的,張嬤嬤心中把林如海當自己另一個兒子,見林如海多年沒個一男半女,自然是百般瞧不上賈敏。嘖嘖,身嬌體弱不好生養,善妒無婦德,自己生不出,還不讓旁人生,這是打算讓海哥兒絕後麼?張嬤嬤急的,天天拜一回送子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