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交際(1 / 1)

自和張先生念書以後,我每日生活十分規律。一時間,竟然有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之感。再加上年紀比以前大了些,家裏開始重視我的學業,也就不能在大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溜出來玩了。畢竟,在這個舉業為立身之根本的年代,世家子弟也實在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做的。四書五經雖不過幾部書罷了,但是,就此延伸出來的書就是一輩子也未必能讀完的。不過,我因為有個好先生,比別人知道更多士林的傾向性罷了。

不過,我也好奇地問過先生,似乎此時科考的公正性還是很有保障的。不過,轉念一想,張先生家也是數得上的人家,雖未必說一定會在他考試時動什麼手腳,最起碼能夠保障自己的利益還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根本不用考慮其他因素。也難怪世家子弟總能有一份旁人不及的從容態度。

雖然每日讀書,卻也不是天天上課。因為先生自己也要溫習功課。因此,我也如在朝官員一樣,五日一休,十日一沐。隻不過總有一些家庭作業罷了。或是一個對子,或是一篇文章,或是幾張字,或是一幅畫。在家時也常常不得閑。

不過,我們到京城一晃也有半年多了,幾家親戚也重新有了走動。還有的所謂通家之好也是不能一個人出去拜訪。因此,我也出去了幾次。也從別人那裏陸陸續續的聽到不少各家的傳言。其實,賈府的紈絝子弟倒不是他最大的硬傷,傳承多年的龐大世家,誰家又是真正白璧無瑕的?不過是沒有了可以頂壯門戶的官員,已經遠離朝廷,影響力大大的下降罷了。不過,老底子還在,別人看著還是會給幾分麵子的。

娘親倒是聽了不少的話,結結實實的傷了好些日子的心。一麵暗恨娘家人不給她長臉。不過被我看到私下裏勸了幾次才好些了。畢竟,這時候的女人哪裏能管得了娘家事。我們家人口簡單,沒有一些三姑六婆以此給娘氣受,因此也漸漸的好了,隻是心裏越發的遠了。我心裏到暗暗高興,這下子姐姐一定不會趟這攤渾水了。其實,那裏也隻有外祖母才真正和我們有關係罷了,其他的不過是麵子情罷了。

我和姐姐也不像以前那麼經常混在一起了,除了男女授受不親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大家都比較忙了。姐姐的課程未必比我輕鬆。她每天學習各種禮儀以外,還有娘親特別安排的人情世故的課程。每次見客也常常帶她出去。因此,很是認識了幾個同齡的朋友,有些私密的話也不再和我說了。我還覺得有些不習慣了呢。

不過,她倒是和我談了許多的和新朋友之間的相處,一些小女孩的遊戲。這麼多年,我們一起親密無間,我倒是一直沒有覺出味來。我以前一直用成人的眼光來評判她的行為,才覺得事事沒有章法,忽略了她不過是個小女孩子,在自己的親人麵前才是最沒有防備的,也不需要防備什麼人,時時處處不過隨心所欲罷了。現在,和朋友們一起也學了不少和人相處的道理。倒是一下子成長了不少,難怪人常說孩子的成長常常在家長的眼光之外了。

其實,我時時覺得她不好大概還是因為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情緒了。她提醒著我林家淒涼的結局,我所擁有的一切似乎時時刻刻都有煙消雲散的危險,對未來的恐懼是我不斷挑剔她的行為的原因。誰沒有在小時候做過幾件蠢事呢?如果沒有我作為對比,姐姐的行為也不會讓娘放在心上。是不是我告訴了爹娘以後的事才使得姐姐的生活如此辛苦?是否我錯了?

不好,差一點我也掉到溝裏去了。不過,從賈家的事來看,一個家族最主要的還要看男人了。一個出色的子弟對於一個家族而言頗有一白遮百醜的功效。如果林家有傳承,那麼姐姐將來無論如何不至於到原來的地步。誰人能保證自己家族永遠繁榮昌盛?哪怕為了自己的同病相憐的感覺或是卻不住麵子,也會有人出以援手。更何況賈家實在算不上沒人可以得罪的家族。因此,關鍵還是在爹爹和我的身上了。

因此,我也很是交了幾個朋友。除了和的來的,也不輕易與人交惡。不過,這樣一來很有一些其他的驚喜。許多一看就是紈絝子弟的人也有其自己的優點,例如眼明心亮,活躍氣氛等多不是別人能取代的。看來每個人都有其真是的優點的。一時間那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倒是少了不少,連先生都說我謙遜了不少。我的朋友們也不是蠢人,到讓我真正的融入了這些人中。

更何況有了這些地頭蛇的帶領,我的生活也豐富了不少。一些沒吃過沒玩過的地方也經曆了不少。常常有不同的驚喜。甚至一些朝廷裏的信息也會聽過其他小孩子的嘴裏傳給我們

,可見不但有夫人外交,全家的對外交往都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