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生(2 / 2)

武術的起源就是那些獨辟於世的修行人士為防山野間的狼蟲虎豹所創。不同於世間軍隊與民間的搏擊技巧。這才是真正的囊括了道的含義的武術。結合簡單的練氣吐納,輔以身體內部發力,就是通俗所說的內勁。

而莫風長久以來的習武。也隻是學習到一些攻擊的小技巧。至於更深層次的身體內部發力,卻是一向隻聞其名而不得門其入。

如今在這元華這裏得到確切的訊息不由的勾起了以前對武術內勁的向往。向元華求教起來。

元華也不吝嗇,到了現在這個情況。哪兒還分什麼世外世內人。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活生生的人類,恨不得將自己的一切所學都教莫風,好讓莫風能夠有足夠的實力活下來。

通過交流得知莫風一路來的遭遇。哪能不知道,就莫風這小身板走到這裏那是走了天大運氣。這個叢林的野獸可不是廣泛意義上原地球時代的獸類。自己也是流串了許久才發現這片沒有多強大的野獸存在的地方。

兩個人一個教一個學。莫風也在聽講中,漸漸明白。武術,也可以說是武道,首重的是意。可以說是意誌,也可以說是意識。

首先要有強韌的意誌,才能控製意識灌注全身。也隻有意貫全身才能有感受到自己身體的一切變化,感受並且學會使用內勁。明白了這個後,莫風有點對自己的身體現狀犯愁。

這些日子茹毛飲血,身體的日益強壯。讓他也習慣了通過肉體的強大來碾壓弱小。別說意貫全身,就是以前練武打下來的細微*控身體的基礎也全然不在。

最後元華為莫風了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挨打。通過疼痛的刺激來讓意識集中於身體,感受自身的每一次細微變化。逐漸習慣這種以意馭身運動狀態。

自此,莫風開始了每天痛苦並快樂著的生活。

清晨修習道家傳統的練氣吐納功夫。太陽升起後則元華和莫風對練。隻是每次都慘不忍睹,作為武術高手的元華下手精準無比。每次都把莫風打的全身無一處不痛,又不傷骨頭半分。下午則為莫風講解各種運勁法門。

如此一日複一日,莫風也在這毫不鬆懈的錘煉之中,進步飛快。不隻能夠隨心所欲的控製感受自身的一切,還掌握了數種發力技巧。這發力技巧和攻擊技巧不同。攻擊技巧在於搏擊招式上的變化,達到有效擊中目標的目的。而發力技巧則是怎麼將一分力到達三分力,十分力的效果。

就如目前莫風掌握的一種,崩勁。是很一種很普遍很簡單的發力技巧。它是采用先蓄而後發,先鬆而後緊,當接近對方寸餘距離時,猝然發出的一種最猛、最凶、最狠的勁力。要完全練熟吃透,一勁之中又須含有頂、擰、磨、翻、蹬、猛、順、透八種混合勁。在俗世中流傳的形意,八極等都有這種運勁方式。前人有郭雲深甚至隻靠這崩勁的使用就打遍天下。可見練到高深處,崩勁的威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當然現在的莫風也隻是能初步運用崩勁。他對自己身體的磨合和運用還達不到八勁齊用的地步。不過他的最主要目的是通曉內勁。而不是鑽研武術的某一精華,武的根本還是人的身體。人自身協調力控製力上去了,自然能夠使用出更高的發力技巧。

就如現在莫風努力修行的寸勁。以崩勁打基礎,感受勁的存在,勁的概念。然後通過寸勁的修行,來達到完美控製全身每一處的目的。這就是元華為莫風製定的修行路線。

不得不說道家內容的博大精深,命相術武氣丹等種種修行法門。每一種類都有自己的獨有的理論去描述大道至理,去詮釋整個世界。

武道的精髓就是力。力,無形無相,卻又無處不在。任何有運動的地方都會有力的存在。可以說力是支撐天地運轉的支柱也不為過。

道家的武,就是通過身體力行的運用。逐漸加深對力的感悟,一麵借力錘煉自己的身體,一麵通過不同的使用方法去摧毀敵人。

而內勁,就是全身無處不在力。感悟力的本質,由來,從而使自己的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都能成為力的源泉。不再局限於肌肉收縮來產生力。用一句科學直白的話來說,就是全身每一個運動的細胞都將成為自己發力的源泉。可想而知,那將會是多麼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