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多焦視覺電生理的測試儀器及記錄技術(2 / 2)

第二節 電極

傳統的圖形使用的電極,一般都適用於出於各種電極特性、放置方法及放置的位置對測量結果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常規檢查中已作了許多詳細的研究。在這方麵的研究尚不多,主要工作有的研究,他們比較了正了接觸鏡電極、金箔電極、線狀電極和碳素纖維電極平均振幅反應密度及這4種電極在重複性和變異性方麵的特點。比較反應密度,他們的結果與全視野記測定的結果相類似,在接觸鏡電極產生最大的振幅反應,然後依次為金箔電極,電極和碳素纖維電極。在他們選擇1~16周的間隔時間內3個不同日子作重複性試驗,結果發現該4種電極的重複性均較好,按變異係數計算的統計學方法處理後表明碳素纖維電極有最大的變異係數,與金萡電極及接觸鏡電極的變異係數之間存在著顯著性差異,但與電極的變異係數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而接觸鏡電極、金箔電極及電極間的變異係數間也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他們對振幅反應密度的比較還采用了平均百分數差異的六八分析方法,結果同樣顯示碳素纖維電極有最大的平均百分數差異,與接觸鏡電極及金箔電極之間存在著顯著性差異。

接觸鏡電極屬於單極電極,而電極屬於雙極電極,雙極電極采用相同的金屬材料,並能消除基線漂移的影響,因而雙極電極具有較低的輸入偏移電壓的優。

建立了一種數學模式,此模式可以使對各種局部刺激構成角膜電位圖形。經角膜的電位分布對局部刺激和對全視野的刺激是不相同的,按該理論模式可預言經角膜電位周邊局部視網膜刺激的變異達109,那麼對多焦刺激經角膜這個數量級的變化及記錄電極位置就更為重要了。顯示用金萡電極與雙極接觸鏡電極於120度視角刺激野記錄到的結果比較。最外一環可能受到上眼瞼遮擋的影響被除外,從倒數第二環(離心度為45度)可見接觸鏡顯示下半野的反應較上半野反應大,而金箔電極大約為呈現不對稱性。有很多因素可影響不對稱性,首先從視網膜的生理解剖基礎分析,在周邊部的視網膜,其上、下光感受器分布密度不同,如果振幅與細胞密度呈線性相關,那麼上方周邊部測量振幅值較相對應下方周邊部測量振幅值低。其次,電極測量的位置也是重要的,金箔電極測得上下半野的差別沒那麼明顯。在作標準窄視野測量中,這些效應並不明顯。雖然電極的位置很重要,但這並不排除在多焦記錄中使用金萡或纖維電極,但如果在作寬視野的測量時,必須介紹相關因素,如電極位置、電阻大小、電極來源等等。

第三節 放大器

在大多數情況下,多焦電生理記錄采用標準生物放大器就足夠了。當選擇一個放大器係統,需要的關鍵技術特性是光學隔離。高增益和高共模抑製率,因為與傳統的電生理相比,多焦信號強度低,放大倍數高,更要考慮上述3個因素。另外,選擇放大器的通頻帶也很重要,因為通頻帶改變會造成波形變化國際臨床視覺電生理學。

建議使用的通頻帶。但在多焦係統中高放大會導致放大器飽和,除非采用特殊的直流複位電路。直流複位電路的使用可以將低頻截止設,實踐中,大多數使用的低頻截止為也足夠了。如果使用者在這一帶寬內記錄有困難的話,則可以考慮減低放大器的放大率以移除放大器飽和,但應注意,飽和與固視丟失及瞬目偽跡發生有關,如果是後者,不應改變帶寬,而應重新記錄。

如同常規臨床視覺電生理的測試一樣,多焦電生理的測試也必須有一個基本測試標準。目前。提出的實施草案,對這項檢測的有關基本技術及臨床草案有一定實施要求,並對偽跡的報告和判斷提出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