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朝堂之爭(1 / 2)

汴京,金鑾殿上。

司馬光跪在地上,正色說道:“皇上,現在北方大雪已經連續下了一個多月了,特別山東等地良田都被大雪掩蓋,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還望皇上早日開放國庫賑災!”

章淳應聲出列道:“皇上,萬萬不可,那遼賊對我國虎視眈眈,國庫中的糧食是要用在邊防上的,怎麼能用去賑災呢?”

司馬光怒視著章淳,說道:“遼國耶律重元叛亂,耶律洪基安撫國內尚且來不及,怎麼會有餘力來進犯我大宋。”

章淳冷笑道:“遼人素來狡詐,司馬大人又怎麼能確定他們不是表麵上做戲,讓我們放鬆警惕,背地裏卻在使著暗度陳倉的把戲。還是說司馬大人你就篤定了遼賊不會攻打我們大宋?”

“我……”司馬光不由語塞。

章淳又笑道:“我看司馬大人恐怕是太過杞人憂天了,想那縱有大雪也不過是有一兩處地方受災而已,今年蘇杭兩地交上來的稅銀不就比往年還多了三成了嗎?可見這雪災也不是那麼嚴重嘛!”

司馬光搖頭道:“蘇杭富庶,北地貧瘠,這兩個地方怎能相比。況且這大雪五十年不遇,實是罕見,山東、山西、河北等地知府都已經發來了告急文書,說是地方上已經出現了大片流民,更有人餓死在雪地上,言辭切切,隻求皇上能夠早日賑災。”

“是嗎?怎麼我得到的消息好像和司馬大人有些不一樣呢?”章淳嘿嘿一笑,說道:“呂禦史,把你們禦史院得到的消息,啟奏給皇上吧!”

看著呂益柔應聲出列,司馬光心中隱隱有著一絲不祥的預感,這呂益柔所在的禦史院監察天下百官,直接受命於皇上,與中書府沒有半點關聯,是以自己對禦史院的事情也是一點都不知情。難道他們真的得到了什麼重要的消息。

隻見呂益柔長身說道:“啟奏皇上,山東禦史院王禦史來文說:‘山東雖有大雪,不過在知府大人的帶領下,在本地豪紳的支持下,經過各地縣令的不懈努力,已經把雪災控製在了一個非常小的範圍。同時我們還派出了官員走訪到了每一個受難的百姓家中,堅持把溫暖送到每一戶人家,百姓們對此都是感恩戴德,紛紛念著皇上洪福齊天。’山西、河北等地禦史院發來的文書上也大多是這個意思,這次雪災不過是小災而已,請皇上不必操心。”

聲音朗朗,再配合上一臉正色的呂益柔,已經讓人先信了三分。司馬光不由癱軟在地上,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李知府和周知府都說這次雪災是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控製下來了。”

章淳冷笑道:“我記得山東知府和河北知府都是司馬大人你的學生吧,司馬大人就算是想做成一番業績,也不必用這樣的手段啊!”

“我……”,司馬光本就是不善言辭之人,被他說得啞口無言。

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眼眸深處閃過一絲嫌惡之色,開口說道:“既然災情不是很嚴重,那就早日把國庫中的糧食送到邊關吧,安撫軍心,激勵他們奮勇作戰。”

司馬光聞言身子猛地一激靈,大聲叫道:“皇上不可啊,豈不聞吏可不畏,民不可輕。大災過後若是不管不問,任百姓流離失所,恐怕民心向背,天下將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