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於孩子來說,凡是隸屬於天分的那一部分,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不必過多地拘泥於此。就像玫瑰花的豔麗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濃重的不可抵擋的天意蘊藏其中,無論其個體如何努力,可改變的幅度不會很大,甚至絲毫無補。玫瑰花絕不會變成綠色,小草也永無芬芳。
人也一樣。我們有許多與生俱來的特質,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氣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這一範疇裏,都大不必過多地表揚或批評。誇獎這個小孩子是如何美麗,那個又是如何聰明,不但無助於他人有的放矢地學習,把別人的優點化為自己的長處,反倒會使沒有受表揚的孩子滋生出滿腔的怨懟,使那受表揚的繁殖出莫名的優越。批評也是一樣,奚落這個孩子笨,嘲笑那個孩子傻,他們自己無法選擇換一副大腦或是神經,隻會悲觀喪氣也許從此自暴自棄。別的孩子在這種批評中無端地得了傲視他人的資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來,鬆懈了努力。
批評和表揚的主要馳騁疆域,應該是人的力量可以抵達的範圍和深度。它們是評價態度的標尺而不是鑒定天資的分光鏡。我們可以批評孩子的懶散,而不應當指責兒童的智力。我們可以表揚女孩子把手帕洗得潔淨,而不宜誇賞她的服裝高貴。我們可以批評臨陣脫逃的怯懦無能,卻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與體弱。我們可以表揚經過鍛煉的強壯機敏,卻不必太在意得自遺傳的高大與威猛……
不宜的批評和表揚,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熱的蒸汽,都會對我們的精神造成破壞。孩子的皮膚與心靈,更為精巧細膩。他們自我修複的能力還不夠頑強,如果傷害太深,會留下終生難複的印跡,每到陰雨天便陣陣作痛。遺下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與美麗。
山野中的一個農夫,對他的牛,都傾注了,那樣的淳厚的愛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無論表揚還是批評,讓我們學會附在耳邊,輕輕地說……
原來教育就在我們的每一個不經意的語言與動作,甚至是安排中!人們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父母,就該向農夫學習,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關注孩子的人格與尊嚴,關注孩子心靈的感受,並且這種關注要滲透在與孩子交往的每一個細節中。一句話,一次點頭與微笑,一聲由衷的讚美,一次小小的安排……
而這些的不經意可能不是刻意,也不是偶然,而是心靈深處的那種對兒童人格的尊重!有了它,你不會高高在上地指手畫腳;有了它,你就能設身處地;有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