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負重托 商會的擔憂(2 / 2)

張鬆滿頭大汗道:“我是擔心少主誤會我,所以才···”

李辰道:“你放心吧,從我結識你這個朋友那天起,我就沒有懷疑過你。不過你確實沒有讓我失望。告訴我,如今的收益如何?”

張鬆伸手取過桌上的賬薄道:“請少主過目。”

李辰接過賬薄扔回桌上道:“我想聽你親口說。”

張鬆道:“多謝少主信任,這五個月來,前三個月,我花了四萬金幣,這兩個月我花了四萬金幣,如今賬麵上尚有三萬金幣。”

李辰道:“你到是讓我驚訝啊?”

看來此行我帶來的三十金幣是用不上啦?

張鬆一聽,急忙道:“用的上,用的上,現在豪華會所正在籌集資金,準備開設分店呢。”

李辰道:“哦,不錯,走隨我出去走走。各位叔叔,你們先回府院中歇息,叔父、宋青隨我來。”

四人一起出了會所,走上街頭,就在剛才還在議論李辰等一行人的兩名行人看到張鬆點頭哈腰的跟在李辰、李察的身後,再不敢多言,急忙離開了。

一路上,張鬆將這五個月來的發展,以及未來的打算一一講出,有把他這兩個月來掌握的糧食信息告訴了李辰。李辰對這個結果非常的滿意,答應將這三十萬金幣留給他使用,但是要在明年四月份前後,盡量的多囤積一些糧食,至少要二百萬斤,並且可以順利的運輸出漢中北部的陽平關,張鬆表示定會完成,這樣四人返回府中齊聚用餐。

席間,張鬆道:“少主,我也算是商會的一份子吧,還不知道商會的主要方向呢,還請少主明示與我。”

宋青道:“你算了吧,你不要以為你在這五個月裏賺了數十萬金幣就很了不起。這五個月,少主人在大漠王國哪裏,提了近40萬金幣,在石城提了30萬金幣,十幾天在梓潼城提了30萬金幣,這已經足足百萬了,而且在安城花費15萬金幣,在石城花費40萬金幣,在大漠花費13萬金幣,今日又給你30萬金幣,在安城還有價值60萬金幣的馬匹,這隨意一個數字都是你的數倍,你就得了吧。”

李辰、李察被宋青的說辭給逗樂了,道:“宋執事說的極是,不過你忘了說你黑風山寨那一萬多金幣加價值數萬金幣的寶物了。”

一句話讓宋青低了頭,再也不說話了,眾人看了更樂的比不上嘴了。

吃完飯後,李辰叫著張鬆、李察兩人在書房之中議事,將這五個月來的經曆一一敘述,將商會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目標向兩人傳達。

張鬆道:“少主從五個月前相識至今,我對您越來越欽佩,對我們商會的未來更加的有信心了。不過,依照我這兩個月來打探來的消息,恐怕對我們商會的活動有非常大的影響,漢中王張魯實力日趨強盛,加上東部晉國這些年一直在邊境采取守勢,邊關的士兵目前隻剩下了三萬多,西夏王室已經開始防備漢中王,在葫蘆口至祁山之間布置了一道防線,目前這個防線上的軍隊已經達到七萬人,漢中王張魯與西夏的決裂已經在所難免,說不好就會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對西夏展開強大的攻勢。一站戰事爆發,隻怕商會繁忙的運輸將無法運行啊。”

李辰道:“叔父如何看待此事呢?”

李察沉思了片刻後,搖頭說:“也不盡然吧,戰事一起,必將牽動大漠王國、川蜀之地群雄的關注,我以為,這張魯勢力雖然龐大,確是不會主動發起進攻的。

先說川蜀之地,蜀王國在梓潼重城布下十萬雄兵,巴山王國在綿竹布下五萬精銳,大漠王國在與西夏相鄰的邊關上同樣駐紮數萬騎兵,如果漢中的張魯要出兵,那他的目標肯定是據此西北方向千裏之遙的西涼與天水兩城,至於那些關隘,那不會是他的目標,如果西夏為了防止漢中的攻勢,將主力移至葫蘆口與祁山的防線上,那麼天水、西涼的兵力肯定空虛,大漠王國豈會不抓住戰機,一舉攻破天水城?想象一下,西夏失去了天水城,便等於失去了北方的屏障,大漠的騎兵更是可以猶如無人之境,兵鋒隻指漢中、西涼兩地,就算漢中城的以強大的軍力突破了西夏的防線,攻下西涼城,滅了整個西夏,軍力也會大減,常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那時候,川蜀之地的重軍必定傾巢而出,攻下葫蘆口,可以想象,沒有葫蘆口與天水城這南北兩道防禦屏障,整個西域都在大漠與川蜀之地強敵的鐵蹄之下,到時候,就算張魯能有三頭六臂,也無力同時抵擋南北兩路大軍。所以說,他這麼做根本沒有什麼好處。”

李辰道:“叔父有定國安邦之能啊,可惜我們商會並無建國之誌,嗬嗬,張鬆,你以為叔父的想法怎麼樣?”

張鬆道:“大總管掌握全局,不拘泥於漢中一地,見解獨到,而且熟知漢中、西夏、大漠、川中的要害,令我萬分佩服。隻是,那張魯不見得能夠像大總管這樣放眼全局,就怕他貿然出兵,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