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病因(1)
工作的午休時,強迫症領著公文包走進公司對麵的咖啡館,習慣性的掏出口袋裏的手機,玩俄羅斯方塊打發時間。
最近他莫名的感到疲倦,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
醫生給他的建議是,對細節不要太計較,有時候得過且過,多留點休息時間,學會抽煙來放鬆也是好的。
他接受了醫生的提議,日程表挪動出了兩小時的午休時間,隻是把抽煙改成了玩俄羅斯方塊。
強迫症其實對自己患病的原因毫無頭緒,甚至兩個月之前,他對這個心理疾病的了解僅限於一個與自己毫無關聯的名詞。
兩個月以前,他偶然地做了一份公司對員工心理的調查題,本來沒有放在心上,得出的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中度強迫症。
看見調查結果的同事也拍拍皺著眉頭的他安慰說,“一定是算錯了,全公司員工也有幾千人吧,這種心血來潮的調查看看就算了。”
一定是算錯了,他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卻無法像其他同事一樣,看看就算了。強迫症固執地找到負責調查的相關部門,要求重新計分。
怎麼能看看就算了,錯了就是錯了,錯了就要改過來。
他從來都是這樣一個嚴謹,認真到死心眼,追求完美主義的人。
可是再次核實過的心理調查,卻像嘲笑他的完美主義一般,得出一樣的分數。
強迫症不甘心,甚至花錢到了醫院做了正規的測試。
但心理醫生卻對他說:“確實是強迫症沒有錯。這種疾病在現代社會也算常有,病因很多,比如工作壓力太大,自我要求太高,太注重細節,追求完美,甚至一些日常小習慣都有影響。”
直到這時候,強迫症才意識是他錯了。
但是他又錯在哪裏呢?
他想不透,可由於“知錯就改”的價值觀,他選擇接受治療。
另一邊口袋的工作專用手機忽然傳來震動,是同事找不到文件發來的求助信息。
啊,兩個小時的午休又被破壞了。
強迫症壓下心裏的煩躁感,緊了緊微鬆的領帶,提起公文包又匆忙地返回公司。
8.病因(2)
幫同事解決了問題後強迫症也無心繼續完成每天兩小時的午休任務,拾起手頭上的工作繼續忙碌起來。
直到大約三點半時,被口袋的震動再次打斷。
掏出工作專用手機的強迫症皺起了眉,因為這並不是工作上的電話——是來自女朋友的私人電話。
“喂,你好。”
“還在工作嗎?”
他揉了揉太陽穴,忍下心裏的焦躁回應:“嗯。”
“下班以後去約會怎麼樣?我有個想看的電影,今天首映。”
“抱歉今天要加班,想看可以安排在周末。”
女友在電話裏撒著嬌:“可是今天首映啊,等不到周末啦。”
“周末看也一樣的,忍一忍吧。”
電話那邊靜了一下,繼續說:“為什麼總是要我忍,難道你就不能放棄一天加班時間來陪陪我嗎?”女友的語氣平淡,但問話明顯有些無理取鬧了。
他感到十分厭煩,也質問對方:“周一到周五都安排了工作,我的日程安排不是跟你商量訂好的嗎?一次電影而已,有那麼重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