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鍾石突然叫出聲來,嚇了其他人一跳,鍾母手一抖,差點將手中的碗摔到地上。
“媽,把手裏的碗給我看看!”鍾石也是心中一驚,他連忙站起身來,蹣跚地走到鍾母麵前,將碗穩穩握在手中,然後飛快地跑了出去。
“小石頭在幹什麼?”鍾父鍾母大奇,紛紛停下手中的筷子,跟了出去。兩人剛出了堂屋,發現鍾石正蹲在井邊,細細地將那隻碗洗個幹淨。
“爸,這個碗是哪來的?”鍾石將碗洗幹淨後,又仔細地瞧了半天,這才對蹲在他身前,一頭霧水的鍾父問道。
“這個碗有什麼問題?是人家送的!”鍾父不明白兒子為什麼這樣問,他經常拿這隻白瓷碗吃飯,除了覺得這個碗比在街上買的碗外表柔滑之外,其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誰送的?還送過其他東西嗎?”鍾石小心地放下白瓷碗,著急地追問道。
他這麼一說,鍾父鍾母才發現他的異狀,臉色變得嚴肅起來。鍾父仔細地想了想,這才帶著不敢肯定的語氣說道:“這個碗好像是當年知青送的。據說當年有一群知青在這裏插隊,天天幹苦活,又吃不飽,你爺爺看他們可憐,就經常送點玉米麵給他們,後來其中一個人就送了這個碗,說什麼是他家的傳家之寶,後來你爺爺就給我了。”
“後來呢?那個知青呢?”鍾石繼續追問道。
“死了!”鍾父歎了一口氣,惋惜地說道。
“死了?”鍾石聽到這個回答,不禁有些意外。
“你小孩子知道這個幹什麼?快點去吃飯!”鍾父在鍾石的腦袋上輕敲了一下,隨後站起身來,頭也不回地回到屋裏去了。
鍾父之所以不願意說,是因為在那名知青身上發生了一件轟動當時的事情,那是在1977年,國家剛恢複高考,給了眾多插隊下鄉的知青一條回城的道路,當時的知青紛紛撿起書本,夜以繼日地複習起來,希望能在當年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績,脫離農村這個苦海。不過就在臨近高考的時候,村支書突然通知那位知青,不讓他參加高考,說什麼黑五類、右派的後代不允許參加高考。
消息傳來,如同晴空霹靂一般,頓時粉碎了那位知青的美夢。其實所有人心中都清楚,村支書的兒子在追求一名女知青,而那名女知青喜歡這個男知青,自然對村支書的兒子不屑一顧。村支書是明顯的挾私報複,隻不過能去參加高考的名額都握在村支書手中,一幹知青也是敢怒不敢言。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這名男知青撬開了民兵團的倉庫,偷出一把獵槍和幾十發子彈,潛入到村支書的家中,將他家滿門上下全部槍殺。他自己也知道發生這種事情,上天下地也在所難逃,於是在一塊偏僻的玉米地裏開槍自殺了。
這件事情轟動一時,不過在那個信息傳遞困難的年代,傳播也隻限於在附近的十村八寨。這件事發生還不到十年,鍾父當時已經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自然對此記得清清楚楚。
鍾石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知道那位知青已經過世就足夠了,這樣一來,原主人就永遠不會再回來索要這隻碗了。
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不過鍾石也有了八九分的肯定,眼前這個白瓷碗,正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出產的。
宋代五大名窯分別是汝、官、哥、鈞、定,以窯洞所在地命名,是華夏古代瓷器的一個巔峰。五大名窯,以汝窯為首,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存世極少;最神秘的是官窯,找不到它的遺址;哥窯則是缺陷美;鈞窯是為皇家提供花盤;定窯以白瓷和青瓷為主。
在宋代華夏瓷器的發展達到了巔峰,不管是後世的元青花還是明成彩抑或清粉彩均不能與其相媲美。鍾石在前世對這些古董收藏品也小有研究,略知一二,當時華夏的古董在蘇富比、佳士得這樣的拍賣行中屢次創出新高,價格讓他這個基金經理也咋舌不已。
就拿清粉彩為例,在2010年11月11日,一位華夏買家以5160萬英鎊的價格(含傭金、約合人民幣5.5億,當時彙率)拍下一件乾隆粉彩鏤空瓷瓶,成為最貴的華夏、亞洲藝術品。
事實上,那些收藏家沒幾個是為了藝術,隻是為了能在下一次轉手中拍出更高的價錢,在“擊鼓傳花”的活動中獲取利益。為了迎合這些無聊的富人,為自己的基金多募集到資金,前世的鍾石隻能放下身段,一心一意地研究起這些古董來,希望能在和他們的交談中,找到共同話題。
沒想到前世為了討好別人而學的技能,如今竟然派上了用場,而且很有可能為自己挖掘到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