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陳年往事(2 / 2)

“是的,鍾石,要不你去勸勸他吧。你小時候他最疼你了,或許你能讓老人家說出來。”

“好吧,我試試。”鍾石點了點頭,給遠處的劉蘭和付紅妝一個放心的眼神,就躡手躡腳地進了病房。

裏麵的病房有五十平米的空間,在房間的正中間擺放著一張寬大的病床,鍾方卓正躺在床上熟睡著,在病床一側掛著一袋鹽水袋,另一側則是幾台叫不出名字的儀器,上麵的屏幕正時刻地閃動著幾個數據,床頭則有著幾個顏色不同的按鈕,應該是供緊急呼叫用的。

鍾石走到病床前,看著麵色蠟黃、臉龐消瘦的鍾方卓,心中隻覺得一陣陣的愧疚。他之前一心想把家人送到香港來,忽略了老人家的某些固有的思想。事實上在很多人心中,故土難離的思想很是根深蒂固,根本沒有辦法清除。要是這次鍾方卓有什麼三長兩短的話,鍾石就難辭其咎了。

也許是睡得比較輕,也許是被外麵的動靜驚醒了,鍾方卓慢慢地睜開眼睛,發現鍾石出現在他的床前,渾濁的眼睛裏突然冒出一絲閃亮來。

“回來了?”鍾方卓顫顫巍巍地伸出手,伸向這個最小的孫子。

“是啊,爺爺。”鍾石趕緊快走兩步,將鍾方卓的手緊緊地握著。鍾方卓的手很粗糙,也有些發涼,鍾石感受著手掌上的老繭,鼻子就是一酸,眼淚忍不住就要落了下來。

“哭什麼,男兒流血不流淚。”鍾方卓臉色就是一正,頗為嚴肅地說道。

“是,爺爺!”鍾石別過臉去,他生怕自己會當場哭出聲來。此時在他心中不住地自責,自己自從重生以來,就一直醉心於賺錢,在某種程度上忽略了家庭的成員。在他沒有重生的那個年代,他的父母早逝,使得他根本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成年後,他一直接受外國的教育,在這種教育中,子女基本上成年之後就脫離父母生活,隻是在每年的聖誕、感恩節等幾個可數的節日裏才回家和父母團聚。

“是不是想知道爺爺有什麼放不下的心願?”鍾方卓的臉上勉強露出一絲微笑,一句話就說破了鍾石的心思。

“爺爺,您說什麼呢。醫生說您沒什麼大的毛病,隻要休息幾天就能出院了,您就不要胡思亂想了。”鍾石趕緊擦了擦眼眶,轉過頭對鍾方卓認真地說道。

“其實你還有個姑姑,這些事連你大伯、爸爸都知道。我這兩年時常想到她,心中總覺得對不起她,隻是不知道她現在是個什麼情況。”鍾方卓對鍾石的勸說充耳不聞,自顧自地說道,“那是六零年吧,當時你姑姑隻有十幾歲,那個時候窮啊,好多人都餓死了,我們家也吃不飽,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隻好將你姑姑送人了。現在想起來,總覺得對不起你姑姑。”

原來在三十年前,全國發生了一場持續三年的“自然大災害”,說是自然災害,其實是幾十年不遇的風調雨順的年景,隻是當時的當政者不顧自然規律,大搞政治運動,使得在全國範圍內餓死了三千多萬的人口。

在那個年代,甚至在某些地方發生了“易子相食”的情況,其慘烈程度比某位馮姓導演拍攝的反映解放前的某場饑災的電影還要更甚百倍。和電影裏不同的是,這場災難完全是人為所致,因為在那幾年,整火車皮的食物被運往東歐作為國際援助的一部分,大把的金錢也被撒了出去,甚至連某些國家出於國際人道主義想要對華夏施以援手也被當政者冷血地拒絕。

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下,鍾方卓夫婦在百般無奈之下,才將十歲大的鍾石的姑姑送給了一個比較富裕的人家,當時鍾石的姑姑還不清楚是個什麼情況,聽說能吃飽飯還很高興,可到臨別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要離開這個家,當時就哭得撕心裂肺,說什麼都不肯走,最後還是被生拉硬拽才帶走的。

“當時建國、建軍兩人在地裏勞動,等他們回到家中,我和你奶奶騙他們說小妹餓死了,他們倆還哭了好一陣子,可事實上哪裏是餓死了,是我們親手將她送人了。你奶奶也是因為這個事情,最後臨死的時候還念念不忘丫頭,現在想來,真是作孽啊!”

說到這裏,鍾方卓老淚縱橫,泣不成聲,拉著鍾石的手,哭得像個小孩子一樣。

“爺爺,您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了!”鍾石眼神堅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