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策的目光落在了那包銀子的藍布袋上。從布料上提取指紋的辦法最常用的是502熏染法,但是這需要密封的熏箱。這麼短時間可沒辦法造出來。
桌子邊上的指紋?沒有說服力!這是酒樓,誰都有可能碰到這些地方。
他站起身,扭轉頭,便看見賀蘭冰寒著臉瞧著他。
老天爺,這案子要破不了,別說丟人了,想在這鎮海縣靠破案混飯吃的夢想也就隨之落空了,更麻煩的是,自己剛才說的四兩銀子的彩頭怎麼辦?身上隻有四文錢,難不成說自己說錯了,彩頭隻是四文?
司徒策腦海裏轉得飛快。這不謀進先謀退也隻是腦海一閃念的事情,他很快冷靜下來,讓自己的思緒重新回到案件上。這竊賊利用掌櫃的到門口看熱鬧的工夫,竊取了錢櫃裏的銀子,要竊取銀子,必須走到櫃台裏打開錢櫃。錢櫃上一定還留有他的指紋!隻要提取到不同於掌櫃的指紋,就應該是這盜賊的!
司徒策提著麻袋快步來到櫃台入口,正要邁步進去,忽然又站住了,他凝視著地麵——地麵是夯實的黏土,非常平整光滑。盜賊會不會留下鞋印呢?
如果能發現鞋印,比指紋更方便說明問題。
司徒策學過刑事偵查學曆史,他知道,中國古代很早就使用掌印作為證據,在文書上加蓋掌印來進行個體識別。但是,中國古代的掌印識別製度,不同於現代意義的指紋識別製度,掌印識別是用掌印的大小,各指頭的長短印記來進行的個體識別,而不是比對上麵的掌紋或者指紋。所以,如果自己提取到了盜賊的指紋,通過指紋比對進行破案,對於古人來說,缺乏說服力,因為古人還不知道指紋的特定性,不知道通過指紋可以進行個體識別。
但是,由於古人是實行掌印識別,如果提取到了鞋印,通過鞋印進行識別,類似於掌印識別,對古人來說應該更有說服力,也更能讓他們相信。加之古代鞋子都是手工裁製,鞋底都是手工的,各種圖案花紋都有特異性,這個進行比對,古人更容易相信。
想到這,司徒策蹲下身,取出麻袋裏的檢驗箱,打開,從裏麵取出一付頭戴式照明燈,按動開關,昏暗的櫃台後麵立即明亮起來。
站在門口的胖掌櫃的視線被櫃台擋住了,看不見司徒策在後麵做什麼,陡然間見到自己櫃台裏突然發出亮光,頓時嚇了一跳,忙要過去查看,卻被賀蘭冰攔住了。
賀蘭冰也很驚奇,但是她忍住了沒有過去查看,也阻止了胖掌櫃去看,因為她知道,這算命先生敢於直接跟自己叫板,肯定有些本事,這突然的放光,或許就是他破案的法術。還是不要打擾的好,免得破不了案給他借口說是別人壞的事。
司徒策慢慢趴向地上,斜著觀察地麵可能留下的鞋印痕跡。突然,幾個明顯的新鮮的赤腳印進入了他的視線!
赤腳印!這玩意可比鞋印更有說服力!隻是鞋印,罪犯還可以抵賴說別人偷了自己的鞋子,而赤腳印就沒辦法抵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