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吹來,微涼如水。小鐵和司徒天佐站在阿房村中,看著那一座座斷壁殘垣,不期然的竟然從心底升起一股懼意。
小鐵轉過頭來,看著司徒天佐蒼白的麵孔,道:‘師叔,現在咱們如何行事?”
司徒天佐沉吟片刻,沉聲道:“咱們現在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已經暴露身份,那就不如發個信號讓你爺爺他們知道,咱們在這裏,好來這裏會合。”
小鐵點點頭,道:“好,既然如此。那我就給我爺爺去個信。”當下,走到阿房村外,右手從懷中探出一個流星火炮,點燃藥引,流星火炮嗖的一下飛上半空。幻化成一把鋤頭形狀。在空中搖曳半天,才徐徐降落。
卸嶺派倒鬥之時,這鋤頭大搞便是卸嶺派的利器。是以這卸嶺派門中聯絡之時便以這鋤頭形狀的流星火炮為訊。
司徒天佐和小鐵會合許安達,小李二人順著阿房村的土路走了進去。隻見兩邊的房屋宮殿都是建到一半便即擱置。隻留下厚厚的夯土。闊大的地基。
四人來到村子西南,隻見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高約二三十丈。東西長約二裏之遙,南北寬約半裏。此台基之大,世所罕見。
司徒天佐緩緩道:“《漢書,賈山傳》中的注釋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幹阿上為房。”這阿房之名就由此而來。”
許安達道:‘師叔,我們這裏還有一個傳說,是說秦始皇愛上過一個美麗的民間女子,這個女子就叫阿房,但這段美麗的愛情終究沒有換來美麗的結局,為了紀念這位他深愛過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宮。”
司徒天佐點點頭道:“這些都是民間傳說,在傳說中更是把這阿房宮說得天花亂墜。唐朝詩人杜牧更是做過一首阿房宮賦,專門用以紀念這阿房宮的。詩中說,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相傳阿房宮規模空前,氣勢宏偉,“離宮別館,彌山跨台,輦道相屬”,景色蔚為壯觀,傳說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秦始皇巡回各宮室,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
當然,這一切都隻是傳說而已,沒有人知道這阿房宮到底是什麼樣子。
四人手持火折,走上那座寬闊宏偉的台基。隻見台基上麵竟然還有著一層層的地磚。地磚上刻得有字。隻是上麵蓋了一層厚厚的灰塵,地磚上麵的字便模糊不辨。
司徒天佐輕輕拂去一塊地磚上麵的塵土,四四方方的地磚上麵寫著“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十二個大字。
司徒天佐撫摸著那地磚上麵的字跡,仿佛觸摸到千年前大秦朝的倥傯歲月。
小鐵緩緩道:“帝王將相又如何?死後也不過是一杯黃土而已。”
司徒天佐歎了口氣道:“不錯,這阿房宮想當年是何等輝煌,到現在也不過是一片斷壁殘垣而已。
看著這阿房宮的殘留的台基,小鐵和司徒天佐竟然都有些不勝唏噓。就在這時,對麵的一座台基上麵不知何時悄然無聲的點起了一盞燈火。
那盞燈火在暗夜裏冒著綠油油的光。
司徒天佐和小鐵抬頭一看,忍不住吃了一驚。隻見那盞綠油油的燈火漂浮在半空之中。說不出的詭異莫名。
司徒天佐招呼其餘三人道:“大家小心些。點子來啦。”
這點子是他們卸嶺派的切口,意指敵人。
四人站在這邊高台之上。望著遠處那盞漂浮來去的燈火。心中都是驚疑不定。不知這暗中的敵人點燃這一盞綠火有何用意?
許安達看著那一盞懸浮在半空中的綠火,顫聲道:‘師叔,那是不是鬼火?”
司徒天佐皺皺眉,道:“什麼鬼火,那裏肯定是有人在暗中裝神弄鬼。”
一語未落,那盞綠油油的燈火突然間消失無蹤。整個阿房村又陷入一片漆黑的夜色之中。隻有死人手中的火折子篤自發出微弱的火光。
司徒天佐低聲對三人道:‘我看,咱們還是退回到村子外麵,等候兄弟們前來接應。”
三人點頭同意,於是司徒天佐帶著三人沿著村中那條土路,慢慢往村外退去。三人眼看堪堪來到村口,司徒天佐剛要鬆出一口氣,突見小鐵臉色大變,。司徒天佐順著小鐵的目光望去,隻見村口不知何時鬼魅般冒出來二十個黑衣人。
那些黑衣人一個個黑巾蒙麵,隻露出兩個眼睛。每個人的手中都是持著一把長弓。弓上搭箭,箭尖上迎著月光,泛出藍汪汪的光芒。似乎這些箭頭都是身具奇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