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毓靈望著他出去,方謂陳樂山道:“你看老潘為什麼這般言詞閃忽?難道有什麼不穩嗎?”陳樂山道:“我不曾聽到這個消息。不過潘的為人,我很知道,看去不過能力薄弱些罷了,要說他有什麼不穩,倒不是這類人。”盧永祥道:“你那麵既已接觸,又趕回來做什麼?”陳樂山做了個手勢道:“請督辦再發十五萬塊錢,今天可有嗎?”範毓靈忙道:“有有有,你自到財廳去支領就得咧。”潘無而陳則一索十五萬,兩麵相映,使人暗悟。盧永祥道:“你領了錢,就到前線去,不要再耽擱咧。我明天也要到黃渡一帶,視察陣線去咧。”陳樂山答應,到財廳領了軍餉,便到長興去了。
第二天盧永祥也到滬寧路一帶前線,觀察了一會,便仍舊回到杭州。兩軍在滬寧路及宜興一帶,激戰多日,勝負未分。論兵力,蘇齊雖比盧永祥要多一倍,無奈蘇軍不耐戰的多,而能戰的少。盧、何的軍隊,卻非常勇敢,因此隻能扯直,一些分不出高下。至於平陽方麵,也是勝負未分。慶元方麵,因浙軍兵力單薄,被閩軍戰敗,慶元已經失守,不過這一路並非主力,隻要東西兩路守住,閩軍無論如何勝利,也決不敢孤軍深入。常山、開化方麵,浙軍隻有第五團一團,江西軍雖有一師之眾,因浙軍素有老虎兵之號,不敢輕進,並不曾接觸。這等軍隊,虧老蔡厚臉派得出來。江山方麵,伍文淵正待進扼仙霞嶺時,不料孫傳芳軍已經偷渡過嶺,已在二十八都江山縣南一市鎮。掘壕備戰,因此伍文淵不敢前進,隻在江山城南的曠野上,掘壕防禦。九月十三那天,孫軍忽然來攻,伍文淵急急率部應戰,約莫戰了一天,左翼漸漸不濟。原來浙軍的戰略,注重中鋒,大約有一團之眾,右翼有兩營人,左翼卻隻有一營。孫軍這次參加戰事的,有三混成旅之眾,因探得浙軍左翼的防線單薄,便隻用兩團人牽製住中鋒和右翼的兵力,卻用全力去壓迫左翼。左翼人數甚少,如何支持得住?戰了一天,人數已不足一連,一麵勉強支撐,一麵急急打電話請伍文淵派兵救援。伍文淵又打電話請潘國綱派兵,潘國綱教他派第二團第一營上去,伍文淵隻得又打電話給第二團團長,第二團團長又打電話給第一營營長,第一營營長回道:“我雖願意去,無奈我四個連長都不願意去,請團長回複司令,另派別的隊伍去罷!”真是放屁,養你們做什麼用的?第二團團長急道:“這如何使得?左翼現在十分要緊,怎麼禁得再另行派兵?電話去,電話來,一個轉折,又要費多少時候,如何還來得及?”營長道:“四個連長不肯去,也叫沒法,請團長派第二營或者第三營去罷。”倘第二、第三兩營也象貴部一般不肯去,難道就不戰了?第二團團長沒法,隻得回複伍文淵。伍文淵又急急打電話向潘國綱請示,潘國綱急令調第六團去接應。第六團又因不是潘國綱的直轄部隊,不肯遵令。命令如此不統一,安得不敗?按六團係張載陽所部。如此幾個周折,前線左翼幾個殘兵,早已被孫軍的炮火掃光。孫軍乘機占了左翼陣地,向中鋒的後麵包抄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