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海上的謀殺案(1 / 2)

老劉是海洋水文研究員。他和他的助手在海邊搭建了簡易房子,並住了半年。他的研究馬上就要有新成果了,所以這幾天很高興。

一天老劉和助手喝點酒後,助手就上岸找朋友去了,而老劉吃了安眠藥便睡了。沒想到睡夢中的老劉被架子上掉下來的東西砸死了,這看起來似乎是一起意外事故。

警察盤問了老劉的助手。助手說他整晚都在朋友家打牌,根本無作案時間,他的朋友也作了證明。

但實際上正是助手為了竊取老劉的研究成果而謀害了老劉。那麼,你能想到他是如何殺人的嗎?

逃竄的殺人犯

刑警正在追捕一名殺人後逃竄的罪犯,但罪犯很狡猾,在弄堂裏七拐八拐便沒有了蹤影。刑警根據目擊者提供的線索,開始對這個區域出現的每個可疑男子進行排查。當他們來到一家網吧後,發現一名正上網的男子極像殺人逃竄的罪犯。

當刑警上前盤問時,該人一口否認,說自己從昨天晚上就一直在玩網絡遊戲,根本就不曾離開過,網管也證實了這一點。刑警把目擊證人領來指認,目擊證人一口咬定,無論從相貌還是衣著上,這個年輕人就是殺人犯。

刑警隊副隊長老馬突然明白了什麼,叫戶籍警去取該年輕人的家庭戶口,並很快抓住了罪犯。那麼老馬想到了什麼呢?

他是怎麼死的

有一位房地產商在自己的豪宅裏死亡。法醫鑒定是被火藥槍擊中太陽穴而死。

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打鬥痕跡,也沒有留下凶器。警察們四處尋找凶器,但沒有找到。因為凶器是調查凶殺案的重要證據,如果是他殺,手槍一定會被藏起來;如果是自殺,那手槍應該在屍體附近,可是附近並沒有手槍。

名偵探波洛來到現場後,說:“先不急著找火藥槍,我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以證明死者是怎麼死的。”說完他便親手演示。

那麼名偵探的辦法是什麼呢?

砍柴刀識別殺人犯

在明朝中期,某地發生一起案子。一位商人在路上被人用砍柴刀砍死,他的財物並沒丟失,隻是身上被砍得體無完膚,顯然這是一起仇殺案。

當地縣官帶領手下趕到現場,仔細查看了現場後,命令手下將當地所有人家的砍柴刀全部集中起來放在縣衙的廣場上。因為明朝時實行刀具管製,每把刀具都登記在案。

不久,殺死商人的凶手便被抓住,他是受人雇用而殺死商人的。而縣官正是憑借砍柴刀來抓到殺人犯的。那麼你是否能猜到縣官如何斷案的?

屍體之謎

在某市市郊的鐵路線上,幾名鐵路工人正在對鐵軌進行檢查。一名工人發現路軌旁邊有一黑色編織袋。他們好奇地打開一看,竟是一具女屍。

警方接到報案後迅速趕往屍體發現地點。他們確認了死者的身份,並證實了死者是在昨天晚上11點多被害的。他們把調查目標放在了死者的朋友胡某身上。

胡某聲稱他根本沒時間去市郊作案,因為他加班到深夜,隻有半小時的回家時間,而從市中心到郊區單程需一個小時,往返需兩個小時。

而刑警隊長並沒有相信胡某的話,因為他發現有一座立交橋橫跨鐵路線,而那座橋正是胡某下班要經過的。請問隊長是怎麼推理的?

糊塗的報案人

有一個年邁的古董收藏家,他雙耳失聰,手腳不靈活,但卻收藏有大量的珍稀古董,這引來了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的注意。

一天,收藏家的屍體被人發現在他的臥室,他收藏的幾幅珍貴字畫也不翼而飛。看來,凶手是為錢財而謀害了老人。

報案的人是收藏家的鄰居,他回憶說:“我今天早晨剛要去上班,發現收藏家的門大開著,還聽到鬧鈴的聲音。於是我就進門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結果發現了收藏家的屍體。”

警官聽完他的話,毫不猶豫地將報案人抓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逃犯從哪條路走

在盛夏的一天早晨,公安局刑偵科科長帶著科員小高正走在鄉間的道路上。他們正在追捕一名從監獄潛逃出來的逃犯。他們追到一個三岔路口卻犯了難。這逃犯會從哪條路逃走呢?科長和小高快速思索著。不一會兒,小高從左邊的路口撿回一隻逃犯跑丟的鞋子,他認為逃犯肯定是從這條路逃走的。

科長卻不讚同小高的話,他觀察了一下地麵,說:“逃犯肯定從中間這條路逃走了,我們從中間路追。”

果然,他們在中間路不遠處抓到了逃犯。那麼科長是如何判斷的?

間諜的敏銳反應

某國間諜執行完任務回到已經有兩年沒人居住的家中。

他回到家,便進了他的暗室,因為那裏有他的一切間諜工具及裝備。暗室裏四處都是厚厚的一層灰,看來的確很長時間沒有人來過了。間諜把桌子上的灰抹掉,接通了電爐電源準備燒開水喝。

他正要點燃香煙時,突然使勁抽動了下鼻子嗅了嗅,然後警覺地說道:“不好!這暗室曾有人來過,而且就在近日。這個家夥盡管很狡猾,但還是疏忽了一點。”那麼他是怎麼斷定暗室裏曾有人來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