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沙將舟靠岸,偕新婚妻子登陸。他們在島中央,以草坪為臥鋪,不怕被人看見地結為夫婦。於是蘇沙就用這段時間練了下劍,他發現自己不能完全控製這把劍,自己用它也隻有砍草的威力,於是就不再繼續練了。由於旅程勞累,不知不覺就睡著了。不知睡了多久,蘇沙被新婚妻子喚醒。這時已經日暮,北風吹來。叫人吃驚的是火焰從島的北側熊熊燃燒過來。事實上,山上大蛇的嘍囉們為了報老大被殺之仇,遂從島的北側點枯草放火。火隨著北風吹過來。再這樣下去,蘇沙和妻子就要被燒死了。不巧,舟停靠的岸邊是島的北側,現在已經來不及乘舟逃逸。島的東西及南方是斷崖,四周的海裏都是食人鯊,所以也不可能跳海逃生。野火就快要吞噬整個島了,眼看就要沒命了。但不愧是天神下凡,蘇沙隨即化危機為轉機,和妻子順利逃生。
請問蘇沙使用了什麼方法逃出火海的?
登山家之死
北阿爾卑斯山的穗高嶽溪穀,發現了一位女登山者的屍體。她背著背包,埋在溪穀的殘雪中。死者頭骨凹陷,像是被落石擊中,翻落溪穀身亡。死亡大約一星期了,左手戴的手表是數字式手表,仍然走著。臉部埋在殘雪中,幾乎沒有腐壞,非常素淨,一點髒也沒有;鼻梁很挺直,是二十五歲左右的女性。“每個山中小屋(為登山者求救所設)都沒有求救信號。從而判斷這位女性大概是一個人上山。這麼說來,一定是登山老手。”年輕的救難隊員說道。
“不!這位遇害者是生手,對登山不太了解。也不是單純的意外事故,而是他殺。犯人故意帶她前來此處,再製造遇難死亡的假象。這個犯人也沒什麼登山經驗。”經驗老到的登山老手救難隊長如此斷定。
請問救難隊長為什麼那麼肯定是他殺?理由何在?
神秘的死亡
一日下午,惡名昭彰的黑社會頭目,在其私人海岸別墅遇害。他在沙灘進行日光浴的時候,竟被遮陽傘柄刺穿腹部。一名守在他身邊的保鏢,這天因為有事外出,過了一個小時才回來,發現老大橫屍沙灘。保鏢觀察現場,發現沙灘上非但沒有凶手的足印,就是被害者的足印也不見一個。間隔才一個小時也不可能是遇到退潮漲潮把足印掩蓋的情況。負責偵查這件離奇命案的名警察葉華德,發現被害者庭院裏的桌椅東倒西歪的,於是葉華德不徐不疾地開腔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既然人治不了他,那就隻有讓天來懲罰他吧!”葉華德得意地引用中國格言,巧妙地把案件給破了。
請問黑社會老大究竟是如何被殺死的?誰是凶手?
逃走的車號
豐田市是日本製車業的有名據點。一九三八年,發明自動紡織機的豐田佐吉在此地設立汽車工廠。此市本來稱為舉母市,一九五九年因豐田汽車之故,改稱為豐田市。有一天夜晚,一輛廂形貨車撞倒了騎腳踏車的學生後逃逸。雖然是深夜,還有兩位目擊者。其中一人說肇事車輛的車牌號是9453。另一人說是6837。證詞完全不同,偵查人員有點傷腦筋了。隨之,偵查人員突然注意到一件事,采用兩人的證詞進行搜查,結果找出了肇事的車輛,逮捕了闖禍的司機。
那麼,肇事車輛的車牌號是多少?此肇事車輛的車牌號碼有沒有偽造?
離奇的死亡
間諜杜比奉了上級之命,潛入敵方和另一個情報人員柏加聯係。正當兩人接頭之際,突然出現了一批便衣警察,把杜比拘捕了,原來柏加是雙重間諜。杜比被警察帶到一座十二層高的大型建築物的地下室。這座建築物是倉庫,很寂靜。一個警察對杜比說:“我們將秘密處死你。”他拿出了一個定時炸彈,放在杜比腳下說:“兩個小時後,你便被炸得粉碎。”那班警察和警員離去了,室內隻留下了反綁著雙手的杜比,他發現手中繩索很容易解脫,但是覺得全身綿軟無力,昏昏欲睡,原來空氣中散布著迷藥,他終於入睡了。當杜比醒來時,發現離計時炸彈爆炸隻有五分鍾,他掙脫手中繩索,不及細想就跑往窗口,好在窗門沒有鎖上,他立即開窗跳出去,隨即而來的是一聲慘叫。次日,人們在報紙上看到一段新聞:“某國旅客××意外墜樓喪生。”奇怪!杜比為什麼變成了旅客,為什麼報紙上沒有寫炸彈爆炸?
那麼杜比是怎麼死的?
難道我看錯了?
日本的星野健太郎從自家的窗戶縫裏目擊到鄰居家發生的一起凶殺案。因為凶手在通過窗戶窺視的星野眼前閃過好幾次,所以星野清楚地記得那個人的長相。星野在前來調查的刑警麵前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說凶手是個細長臉的男人,但是日後去自首的凶犯卻是圓臉,並非細長臉。
難道星野目擊的人不是凶手?又或者來自首的凶手是來頂罪的?
毒蘑菇殺人事件
群馬縣以前稱為上野國或上州。上州的名產是老婆當家、龍卷風和雷。上州可以說是日本最常發生落雷的地方,非常有名。某個初秋,赤城山麓草原上發現兩具正在露營的群馬大學學生的屍體。他們死於紮在大杉樹下的帳篷內。現場的屍體已經散發出陣陣惡臭,帳篷外的足跡也不是很清晰了,且雜草叢生。屍體經法醫鑒定死因是食物中毒,判斷是吃了森林中的野生毒蘑菇,中毒而死。但兩人是野外生活社團的團員,怎麼會去吃毒蘑菇呢?“就算死因是食用毒蘑菇中毒,也必定是他殺的!犯人故意讓他們吃下毒蘑菇,再將屍體搬來這裏,假裝他們是在露營中誤食毒蘑菇而死。而且,犯人一定是沒有露營經驗的家夥。”群馬縣的刑警隻大致看了看現場,就很幹脆地作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