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的日子裏
70年,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隻是短短的一瞬。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現在的70年,卻是極不平凡的漫長的70年。其間,充滿艱難困苦,曆經坎坷曲折,在血與火、生與死以及正義與邪惡的考驗和抗爭中,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用生命,用鮮血,用智慧,用奉獻,贏得了民心,贏得了天下,終於勝利地走過來了。70年,是我們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日益發展壯大的70年;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艱苦創業,前仆後繼,譜寫新篇章,開創新紀元的70年;是我們國家由“一窮二白”走向繁榮富強,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70年;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中國取得偉大勝利並不斷得到發展的70年。
70年的艱苦歲月和光輝曆程,為我們昭示了一個簡單而又偉大的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人民的今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這真理是無可辯駁的,也是顛撲不破的。這真理是人民的選擇,是曆史的必然。
70年過去,時代發展到了今天,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已經把曆史的重任交給了我們這一代共產黨員,“這個重任就是堅決反對和防止和平演變,鞏固和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製度,完成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我們每個共產黨員和幹部群眾,都要自覺地清醒地認識到:“曆史使命在肩,國家安危所係,必須奮力前進,義無反顧。”
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現在,集中全力把國民經濟搞上去,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也是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其實,我們說要反對和防止和平演變,要消除和平演變的危險,歸根到底,也要靠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在紀念黨的生日的時候,我們必須強調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這樣,為人民謀利益,為人類求解放都將成為空談。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它在國際上的地位,取決於它的綜合國力。為此,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集中精力搞建設,並且提出了發展經濟的“三步走”戰略,製定了“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現在,我們搞經濟建設是目標明確,路子明確,可以無憂無慮地放開手腳地幹。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生逢此時,就要把心思和精力,都集中到經濟建設上來,朝著已定的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如果我們的共產黨員還不是一心一意搞建設,而是脫離中心,另搞一套,那這樣的共產黨員是沒有共產黨員氣味的,是會被時代的大潮所淘汰的。當然,要把我們的思路、計劃、規劃和藍圖變成現實,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把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這是我們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的又一個偉大的戰略轉移,這個轉移關係到第二步戰略目標的實現,關係到繼續向第三步戰略目標前進。我們的共產黨員,應該在這個偉大轉移中顯示我們的忠誠,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麵對未來,我們充滿信心。因為不管我們黨在發展過程中和前進的道路上有過多少失誤和錯誤,經過多少挫折和曲折,不管我們的敵人對我們進行過多少攻擊和誣蔑,也不管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散布過多少不信任和反對黨的領導的謬論,我們的黨始終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同時,也不管我們麵臨著多少困難和問題,形勢總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現在,黨內正氣昂揚,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社會安定團結,經濟協調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曆史的進程已經表明:社會主義的事業隻能也隻有共產黨才能領導,這是不能夠改變也是不容許改變的,這才是我們“振興中華,建設四化”的力量和希望之所在。
為了完成曆史賦予的偉大使命,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每一名戰士,尤其需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正成為民眾的模範。要經得起執政的考驗,做到勤政為民;經得起改革開放的考驗,做到廉潔奉公;經得起“和平演變”的考驗,做到堅信馬列,把社會主義大旗扛到底。也隻有這樣,我們黨的“核心領導”作用,我們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我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才能在新時期得到充分地發揮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