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北府(2 / 3)

眾人起了身,都答道不辛苦。

劉牢之微微點頭,撫了撫濃須,說道:“你們出身大族,許是都過慣了錦衣玉食的日子,入北府之後,活得將全然不同,如果你們熬不住,來跟我說一聲,隨時可以回去京城,北府不要公子哥兒。”

“是!”眾人齊聲喊道。謝靈運心想,我過慣清貧日子才是。

“你們初入北府,毫無功績,就算是康樂公的孫兒輩,也沒有什麼特別待遇,不過可以依照氏族子弟入伍的最高待遇對待。”

劉牢之說著,話聲突然更為粗獷:“諸士聽令!本都督現在提拔你們為北府隊主,各領一隊新兵,各編入一軍之中!”

北府兵的編製很簡單,五百人為一隊,設隊主一名;三隊為一幢,設幢主一名,領一千五百人;兩幢為一軍,設將軍一名,領三千人。

將軍以上就是統領全軍的都督了,再上則是府主。另外又有參軍、牙門將軍等的軍職。

當下,謝靈運等人紛紛領命,一來就當上隊主,誰說不是承了祖輩的蔭庇呢?

“都退下吧。”劉牢之說道,年輕人們向眾人拱拱手,便就退下了,營廳裏沉默了半晌,劉牢之才問道:“你們看這些小子怎麼樣?”

一眾將領撫須的撫須,沉吟的沉吟,都不敢輕言說些什麼。劉牢之皺皺粗眉,沉聲道:“你們顧忌些什麼?康樂公會不比你我清楚?我隻怕埋沒人才!你們有什麼看法但說無妨。”

“都督,卑職非是不敢說,實是看不透。”

左列中間位置的一個壯年男人說道,他相貌硬朗,雙眉直入雲霄,風骨奇特,自有一股威霸之氣,氣吞萬裏如虎!卻是劉裕。

他字德輿,小名寄奴,雖然姓劉,卻和劉牢之沒有氏族上的關係,據聞是漢朝皇族的後裔,但如今並非大族。

他本是孫無終手下的一員司馬,入府有些年頭了,之前無甚作為,大概是大器晚成,這幾年才開始嶄露頭角,經孫無終的推薦,又是軍功顯赫,而得到了劉牢之的重用,成了都督麾下的一名參軍。

“哦?”劉牢之望向他,知道劉寄奴足智多謀,看人眼光更是一流,但現在?他問道:“看不透誰?”

“謝靈運。”劉裕回答。眾人都點點頭,自然是謝靈運,其他小子或聰慧或平庸,都能看個大概,可是謝靈運……矛盾!

劉裕繼續說道:“此子一方麵修為高強,但他目光溫和、氣度儒雅,舉手投足之間毫無殺氣,反而似樽佛像,顯然是個心善手軟的人,不隻是對百姓,是對眾生……卑職聽聞過一些關於他的訊息,縱情山水、編書著經、文才一絕,如果沒有這次見麵,卑職還以為他會是一個如玉書生,或是好像謝叔源那般,雖是風華絕代,卻缺了些狠勁,難當大將。”

將領們聞言都不由點頭,說得沒錯,他們也有這種感覺。

劉牢之一臉思索,回想著什麼,道:“去年我率軍到蓬萊征戰,雖是扭轉了戰局,但那時候謝靈運已經給蓬萊立下了大功,殺敵無數,他又是群英會冠軍、靈獸比武會冠軍……”

“這正是卑職看不透的原因。”劉裕搖搖頭,眼睛裏隱約閃過謝靈運的麵孔,“他有戰意,卻又不是純粹的戰意……卑職猜他非是要一怒而安天下,而是永拔三界苦。那他對魔軍會不會也心懷仁慈?能當大將麼?”

眾人都不好說會不會,這時忽然響起了另一把蒼老一些的聲音:“像謝靈運這樣的軍士,其實我以前有見過。”眾人的目光一轉,望向說話的那個半白了頭的大將軍,孫無終。

劉牢之、孫無終和何謙等人都是北府的第一批猛將,當年康樂公招募勇士組建北府,他們都首先響應而被選中重用,直到現在,什麼北府戰事都經曆過,資曆和官職皆十分之重。現在孫無終乃是北府中的“冠軍將軍”,一眾將軍中的冠軍。

當初謝太傅擔當三軍主帥的時代,康樂公就是冠軍將軍。

孫無終的看法自然更有分量,誰也像謝靈運那樣?

“北府兵初初成立之時,康樂公就是那樣。”孫無終追憶的說道。

眾人皆一怔,後輩們可沒有見過,不知如何,而另一員老將何謙不由感慨地點頭:“我也想起來了,康樂公這個孫兒,真有他當年的風采。”

劉牢之沉默著沒有說話,兩道粗眉深思地抬了起來……

而劉裕也是有所思,這麼說來,如果謝靈運加以鍛煉成長,可以成為第二個康樂公那樣的北府兵主?這是好事,又不見得是好事。

這番心思,他不能說,在座諸位有這麼想的,亦不能說。

當大將也許夠了,當府主也許夠了,但是要再進一步……

當初北府盛極一時,比如今有過之而無不及,康樂公要奪這個天下,不算易如反掌,也是十拿九穩,將士會支持他,百姓會支持他,甚至天命也會眷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