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多事之秋 (1)(1 / 3)

可是,馮萬樽無法冷靜。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製造事端,如果他能有辦法令這個世界發生一場超級大地震,相信他早就已經開始行動了。他之所以在一匹三歲新馬身上用完了三個月的計劃,也正是這種失去理性的結果。

41

確實,他必須好好處理一下自己同李曼君之間的事。

他感覺到他們之間出現了危機,也知道這種危機如果不及時消除的話,很可能越拖下去越嚴重,最終無法收拾。正當他為此尋找最佳時機的時候,一件意料不到的事將他拖進了一個大旋渦中。

那天,他的高參送來的一份報告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報告所列的馬名叫“追雲一號”。這是一匹三歲新馬,從未參加過正式比賽。

三歲馬處於成長期,賽場上的表現極不穩定,加上又是從未參賽過的新馬,一般職業賭徒是不會熱捧這類馬的。無論是練馬師還是騎師,都知道這類新馬難以引起人們的興趣,所以在安排參賽的時候,多會有所保留,即使明知能夠勝出,也會在技術上采取一些手段,既讓其引人注目,又不讓其太過突出。這樣,在下一場比賽中才可能引起更多的投注。

手下之所以將“追雲一號”的資料送給馮萬樽,是因為希望他注意這匹馬,並不是要他將其列為重點投注對象。可馮萬樽看了“追雲一號”的晨操錄像後,對這匹馬大為欣賞,覺得一般馬步幅如果大,則翻轉會慢,而翻轉快的馬,則步幅一定小。“追雲一號”與眾不同,不僅步幅大,而且翻轉快,更有一股一往無前的衝勁。一連幾場晨操,騎師似乎有點漫不經意,既不揮動手中的鞭子,也沒有雙腿夾緊馬肚。這一切表明騎師並不準備讓它猛衝猛拚。但“追雲一號”卻拚勁十足,一上場便風馳電掣,果然是追雲的氣勢。

馮萬樽經過認真仔細的分析,覺得“追雲一號”的潛質超過了他以前買過的絕大多數馬,包括許多的四歲馬和五歲馬,即使與高它幾班的“千變蛟龍”同班比賽,也一定有得一拚。這可以說是一匹天生的比賽馬,就像人類之中的某種人,天生具有卓越的運動細胞,不管是否有壓力,隻要一站上比賽場,便活力十足,充滿鬥誌。具有這種潛質的馬,實在是太難得一見了,賭馬場上有些成功者,終其一生,可能就是發現了這樣一匹馬,並且不斷盯著這匹馬投注。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好多,馮萬樽的腦中有一串這樣的名字。

即使如此,馮萬樽也沒有盲目行動,他開始對這匹馬進行理性分析,進行了多次模擬測試,其中既有“追雲一號”與被排定賽程的另外十一匹馬的比賽,也有馮萬樽自己安排的同“美好時光”、“瀟灑寫意”、“壯誌淩雲”、“出雲威龍”和“千變蛟龍”等冠軍馬的比賽,結果令他十分滿意。

投注開始,“追雲一號”最初的賠率高達三百一十六倍。

馮萬樽欣喜若狂,再次創下香港馬場單日中彩超億元的機會出現了,很有可能這將是一個更高更新的紀錄,並且是一個後人很難超越的紀錄。

如果查一查香港馬會公布的幾次中彩最高紀錄,隻有幾次單場中彩五千萬或者四千萬的紀錄,從未有過一次超億元的紀錄。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根本原因,一是香港馬會公布的是單一賬戶的派彩紀錄,二是彩池累積彩金最大紀錄。在獨贏、連贏以及三重彩彩池,彩金數目可能遠遠超出三T彩池。但是,因為前者的投注額十分分散,彩金往往是被瓜分了,加上職業賭馬集團不想太引人注目,往往用多個賬戶投注,所以從單個賬戶來看,確實沒有超過五千萬的紀錄。

在馮萬樽的指揮下,有關人員不斷地將注碼投給“追雲一號”,獨贏賠率也不斷下降,降到六十倍時,還剩下最後五分鍾。此時,手下走到馬神麵前,小聲地告訴他,計劃已經用完。馬神一心要創造超級紀錄,竟將自己定下的原則拋到了一邊,大聲地下達命令:“不要管計劃,兩個操作部的所有操作員全部投注,所有的八個賬戶全都用上,一直打到十六倍為止。”

在截止投注前一秒鍾,“追雲一號”的賠率被馮萬樽打到了十六點三倍,而他的手下則暗暗算了一筆賬,馬神已經用完了三個月的計劃,總投注額超過兩千萬。

馬神當然清楚,這將是一場驚心動魄之戰。他不再想遠離戰場,何況就算他待在自己的辦公室,也沒有李曼君陪他打球。開賽前,他讓人在黑馬部的電視直播室擺了一張椅子。這間直播室很大,四麵都擺放有電視機,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以看到比賽場麵。馮萬樽的椅子被擺在最好的位置,他坦然地坐在那裏,觀看這場賽事。開閘時,“追雲一號”果然不負馮萬樽所望,一路領先,將第二名扔下有三個馬位之多。轉入直道後,“追雲一號”速度不減,且與第二名的距離越拉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