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多事之秋 (10)(1 / 3)

“去,將你的身子洗幹淨,將胡子刮一下。”她以命令的口氣說。

馮萬樽像個聽話的孩子,轉身鑽進了衛生間,幾十分鍾後出來,果然變了一個人。他抱著她,瘋狂地吻她。讓李曼君心碎的是,他並沒有因快樂而呼喚,卻是在哭,哭著哭著,又大笑起來。他似乎完全失常了,成了一個瘋子。可是,他所說的話又是那麼清醒,句句肺腑。

李曼君能說什麼呢?她很清楚,這個男人愛自己愛入了骨髓,他這是在以一種最深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意。有那麼一刻,她真的心軟了,在心中對自己說:李曼君,你真是個蠢蛋,有這麼好的男人愛著你,你為什麼還要做那件事呢?你忍心毀了自己毀了他,同時還毀了這段刻骨銘心的愛嗎?放棄吧,徹底放棄,你就會輕鬆起來,你就會幸福起來。

但到了第二天早晨,她睜開眼睛的時候,立即意識到,自己放棄不了。那是一種比愛更深刻、更痛苦、更不能自拔的恨。如果她不替自己雪恨雪恥,她這一輩子永遠都不可能有快樂和幸福可言,她永遠都會是一具活著的軀殼。自從那次離開台灣,她就已經明確,自己的後半生將為恨而活著。

除非要封閉集訓,李曼君就一定會回到深水灣,她和馮萬樽又過起了同居生活。

馮萬樽還在喝酒,沒有酒,他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但為了李曼君,他非常節製,盡可能地少喝。他不再要求李曼君放棄選美,甚至拒絕了解有關選美的任何話題。

或許,他們都明白,眼前雖然幸福,但會異常短暫。一旦有機會,他們就盡可能地待在一起。馮萬樽的欲望沒完沒了,李曼君由此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恐懼。她覺得他一定是洞悉了自己的心事,要用這種方法自虐,他是不是想讓自己精疲力竭而死?

產生這種想法後,李曼君甚至害怕回家,同時又越來越深地沉迷於對馮萬樽的感情之中。

選美之所以受到廣為關注,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當然是電視台長達幾個月時間的關注,即使是在歐洲集訓期間,也會定期給鏡頭給空間,報道佳麗的集訓生活。從歐洲返回香港,佳麗門便是一場又一場的比拚,無論是淘汰的還是留下的,都有足夠的表現機會。

當然,沒有深入其中的人,根本不清楚內容,還以為這個比賽是極其公平的。實際上,有權力決定節目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極其微妙地改變這種公平而不被公眾所察覺,甚至不被參選者所知道。比如,化妝師將你的妝化得漂亮一點或者差一點,服裝師將你的服裝設計得引人注目一點或者是暗淡一點,燈光師讓燈光往你的身上集中或者不集中,攝影師給某個人的鏡頭多一秒或少一秒,都有可能改變比賽結果。而這所有的一切,均可以披著公平合法的外衣,更不用說掌握著絕對權力的導演和製片人了。選美已經持續多年,人們早已經視覺疲勞,全世界範圍內的選美活動,收視率已經低到了不再能低。可是,各地的選美仍然如火如荼,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任何一次選美活動,名義上是一次全民選美,實際上隻是少數幾個有錢有權男人的選美。選美活動中,佳麗早已經不是人,而是美麗的物品,最終某幾位佳麗之所以能夠被選出,是因為這幾件產品早已經被某些用戶預訂或者已經試用。而選美活動的全部過程,也被這些金錢買斷。

任何活動,顯規則的背後肯定有潛規則。正如胡超女所說,顯規則是結構,潛規則才是實體。顯規則是由理性和道義構架的,潛規則卻是由欲望和利益構架的。而利益分配永遠遵循著二八原則,即百分之二十的人享受著百分之八十的社會財富。不用說,選美這樣的活動也是被百分之二十的人壟斷。整個社會全都在這百分之二十的股掌之中,又何況一個選美比賽?

在相當一個時期裏,關於李曼君的報道連續不斷,幾乎全都是正麵的。清楚內幕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些宣傳版麵已經被人買斷了。能夠控製這一切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一定是在政商兩界極有影響的人物。這樣的人物之所以支持李曼君,也隻有一個理由,那就是他早已經預定了李曼君的美麗。

阿添顯然清楚幕後的潛規則。沒有這種默契,別說李曼君參加選美根本不會贏,就算是有可能贏,也不敢公開站出來向自己下戰書。阿添更意識到,李曼君正在和自己進行一場戰鬥,這場戰鬥一旦打下去,自己將十分危險。他必須讓李曼君從這場選美大賽中消失,卻又不敢去碰這個賽事背後的潛規則。仔細思考之後,他想到了一種辦法,讓李曼君背後那個極具財勢的政商人物對李曼君失去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