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6日
搜自梅州網
來源:梅州日報
《中國治水史詩》首發式暨研討會在京舉行
本報訊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之後,我國第一部用文學表現形式創作的治水巨著——《中國治水史詩》日前正式完成,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7月3日,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治水史詩》首發式暨研討會,由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主持。人民解放軍上將、總後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宣部原副部長翟泰豐,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黨組副書記、書記處書記張健,水利部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陳小江,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葉向真,梅縣縣委書記李遠青、縣長張文廣,廣東文學院原院長、著名作家程賢章等出席。
《中國治水史詩》總策劃、廣東梅雁水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楊欽歡,作家代表張笑天、楊克、雪漠,評論家傅溪鵬、田珍穎分別作了發言。專家們對百名著名作家參與治水史詩的創作給予高度評價,並認為這部治水史詩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
《中國治水史詩》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任顧問並親自題寫書名,由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和廣東文學院原院長程賢章擔綱主編,活躍在當代文壇的百名著名作家參與了集體創作。該書彙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蔣子龍、譚談、張煒、葉延濱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分為黃淮、長江、珠江、海河、鬆遼、西部、東南等七個篇部卷,共200餘萬字,記述了中國所有大的江河水係和部分地方水域治水曆史,以及都江堰、靈渠、坎兒井和三峽工程等古今著名的水利工程。在圖書編纂過程中,何建明、程賢章和陳世旭、張笑天、繆俊傑、楊克等著名作家負責布點、約稿,挑選理想的作家寫他身邊的治水工程,在全國作家群中,掀起一輪書寫中國治水工程的集體創作高潮。許多名作家一聽說年近八旬的老作家程賢章親自主持編輯《中國治水史詩》的消息,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積極參與此書的創作,使得《中國治水史詩》的作者隊伍一天天壯大起來,最終形成罕見的明星陣營的作家大集結。編輯部收到的治水文章,90%以上是全國最優秀作家的手筆,是全國有名望的、各省市重量級一線作家的作品。在場的評論家表示,全國作家集體創作一部治水史,以別開生麵的人文景觀和美麗飄逸的文采,表現中國曆史上曆代名君、名臣、名人功在千秋的治水偉業,使得《中國治水史詩》具有完整、理想的史學價值。
《中國治水史詩》的問世,源自於楊欽歡先生的策劃。楊欽歡是全國勞動模範,也是世界生產率科學院終身院士。他掌舵的梅雁水電集團堅持以治水為公司主業,為治水投入巨大資金。他說,中國的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從三皇五帝到現在,名君都以治水而獲萬民擁戴,夏禹的傳說、都江堰和靈渠,都記載著當時名君名臣名人的千秋功業。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以來,尚無一部完整理想的治水書。從嚴格意義上說,《水經注》其實寫的都是山水文章,雖也文采風流,但極少寫治水的文章。由於中國缺少一部較完整的治水書,《水經注》至今仍為許多治水者和文人騷客視為治水經典。編寫一部中國治水書成為楊欽歡先生的願望。中國太需要一部治水史了!
主編之一程賢章非常認同楊欽歡先生的觀點,並不顧個人年事已高,主動請纓承擔了這份重任。根據楊欽歡先生的建議,程賢章身體力行到全國各地實地考察。他帶領幾名助手,考察新疆“火焰山”、坎兒井,走訪濟寧段古運河、黃河入海口、錢塘江、京杭大運河、黃浦江、鴨綠江、鬆花江、渭河等多處治水工程,記錄下其所見所想。程賢章先生還根據楊欽歡先生的建議,最終確定利用自己的“作家”資源、聯係動員組織全國重量級作家共同創作,並最終向大家奉獻了一部“中國治水的史詩”,創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跡。專家認為,《中國治水史詩》填補了中國水利史上的一個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大會對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對梅州產生這部巨著的雛形表示濃厚的興趣,並對這個文化之鄉幹實事給予很高的評價。
(羅煒新程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