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引子(1 / 1)

人們在很小的時候,或許就聽說過民間流傳的一個神話故事。相傳在南嶽的山上生活著一種神鳥,它們的身上都披著一種火紅色的羽毛,遠遠望去就像燃燒在蒼翠山巔的團團烈火,人們稱這種精靈般的神鳥為“朱雀”,民間稱它為“火鳳凰”。據說,它們會在自己大限到來的時候,“集梧枝於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人們起初還不明白民間為何編出這個故事,它到底是想告訴大家什麼,從那時起便對這種神鳥充滿了好奇和遐想,總想有一天再次看到神話重現。今天,我們仿佛又看見了那隻神話中的火鳳凰,這一次它不是在烈火裏化為灰燼,而是在煉獄中得以重生……當五色羽翼掠過了昆侖,當熊熊火焰閃耀著永恒,美麗的火鳳凰又再次展翅翱翔,成為人們心中追逐的夢想和敬仰的偶像……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2008年5月12日下午兩點28分,千年不遇的8.0級特大地震,不僅給汶川、北川、綿竹等極重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也給與震中僅一山之隔的漢旺鎮和東方汽輪機廠(以下簡稱東汽)以毀滅性破壞,並給善良淳樸的東汽人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創傷和痛苦。頃刻之間,東汽轄區600餘人不幸遇難,1000餘人流血受傷,6000餘戶職工因住宅損毀而頓失家園。全廠所有建築幾乎徹底倒塌或成危房,2000餘台裝備受到嚴重破壞,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無法計數。我國研發大型發電設備和重大技術裝備的龍頭骨幹企業、國家重點布局的三線企業和三大汽輪機製造基地之一,其年產量已超過2800萬千瓦、產值連年突破百億元大關的這座現代化工廠遭受重創。正如溫家寶總理第三次親臨東汽時所說的那樣,“誰都知道,在這次震災中,東汽是受災最重的大型國有企業”。

東汽的慘烈災情牽動著黨和政府與全國人民的心,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深切關注和高度重視。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以及王兆國、回良玉、張德江、郭伯雄、何勇、令計劃、王滬寧、韓啟德、馬凱、孟建柱、楊汝岱、董建華、李蒙和劉奇葆、蔣巨峰等黨政軍各級領導都在震後第一時間和關鍵時刻親臨現場,或以各種方式帶來了黨中央、國務院的深切關懷和親切慰問,緊急從全國各地調來了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幹警以及社會各界組成的各路救援大軍,使東汽的抗震救災與恢複重建得到了及時地幫助和有力支援。在此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又在日理萬機之際和深冬時節冒著冰雪嚴寒親臨東汽關懷指導,溫家寶總理不辭辛勞四次風塵仆仆前來看望東汽職工,李克強副總理心係東汽兩次專程前來視察指導。在全省各地大麵積受災且災情極為嚴重的情況下,劉奇葆、蔣巨峰等省委省政府領導仍然一次次來東汽關心指導。全國上下的深切關懷和有力支援猶如雪中送炭,給在災難中搏鬥的東汽人增添了巨大的勇氣和無窮的力量。

地震可以奪去人的生命卻不能改變人的意誌,地震可以摧毀可愛的家園卻不能剝奪美好的希望。麵對突如其來的特大災難,東汽人能夠很快從悲痛中和廢墟上挺起脊梁站立起來,始終保持“堅持生命高於一切,搶險救援竭盡全力;堅持時間就是財富,恢複生產爭分奪秒;堅持發展穩定並重,重建家園快馬加鞭”的堅定信念和高昂士氣,迅速果斷地搶救了生命、救治了傷員、轉移了財產、安置了群眾、恢複了生產、開始了重建,並在餘震肆虐,山洪、瘟疫、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嚴重威脅,各種救援極其艱難危險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企業和職工的根本利益,並以拿下百億餘元產值和全麵恢複生產、全速推進重建的突出業績,奪取了抗震救災鬥爭的重大勝利。所有這些都得到了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譽和褒獎,這將激勵東汽人按照“創建國際一流的電力設備企業”奮鬥目標和“更加先進、更加安全、更能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重建美好家園,一個嶄新的東汽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世人麵前,並將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繼續為祖國建設、四川發展和電力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然而,假如沒有地震,這裏的山是綠的,水是清的;假如沒有地震,這裏工廠的機器仍然轟鳴,企業的生產依舊紅火;假如沒有地震,人們還在山清水秀的漢旺享受著美麗的風光、清新的空氣和涼爽的氣候,生活就像綿遠河水緩緩流淌、源遠流長;假如沒有地震,這裏的男女老少和千家萬戶也都其樂融融,大家幸福地生活在屬於自己的美好世界中;假如……這一切僅僅都是假如。我們的這部長篇紀實性報告文學,還是從“假如沒有地震”以前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