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課 心態:幸福人生的標準砝碼(3 / 3)

妻子給陳濤新買了一件白襯衫,第一天穿著它上班,晚上下班回來就發現不知何時白襯衫被劃破了一個大口子。陳濤感到很可惜,新衣服還沒有怎麼穿就被劃破了。妻子拿過來仔細看了一番,說:“我試著補一下吧。”陳濤也沒有放在心上,生活、工作一如既往。就這樣過了幾天,一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飯後,妻子又拿出了那件白襯衫。這次,陳濤驚呆了,被劃破的白襯衫煥然一新。襯衫上所有不規則的裂痕和口子全部被用細細的白絲線手工縫合住了,而且那些被白絲線縫合的裂痕呈樹枝狀,極像北方冬天樹枝上的冰花或霧鬆,非常好看。另外,為了使圖案更加逼真,妻子還特意在樹枝下用花棉布頭拚貼了一個可愛的小雪人和森林小木屋。結果,本來要扔掉的襯衫一下子變得比原來更新穎獨特了。陳濤讚歎道:“真是巧奪天工!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妻子說:“其實這是補丁。而補丁原本是一種遺憾,但是這種遺憾卻可以通過我們的巧手匠心而呈現出一種完美。”

的確,世界上沒有一種事物是完美無缺的,因此也注定了總會有補丁這樣的遺憾存在。人的生命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傷害、殘疾、病痛時刻圍繞著我們,說不定哪一天我們就會被它們襲擊。遭到侵襲就必然會留下傷口,這個時候,回避絕對不是辦法。把傷口四處展覽以求博取他人的同情,也是沒有絲毫意義的。這個時候,我們該做並且完全可以做到的就是給傷口補上補丁,這個補丁一定要盡量做得完美,讓它看起來更像在“傷口”上開出的花朵。古往今來的不少傑出人物都曾被傷殘、病痛所襲擊過,他們也都努力讓那些傷疤開出了燦爛的花朵。司馬遷被處以宮刑,卻以一部曆史巨著來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博爾赫斯雙目失明,卻給世人留下了不朽的詩篇;貝多芬雙耳失聰,卻譜寫出一曲又一曲不朽的樂章。是的,他們顯然有缺憾,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卻為自己殘缺而不完美的生命打上了一個最完美的“補丁”。

成功課堂

客觀估量自己的實力,注意觀察和發現別人的優點,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斷地取長補短,相信每一個做到這些的人都會漸趨完美。

11把快樂寫在臉上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啊愁,白了頭。”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頭發過早地被冰霜侵蝕,那為什麼不多露出你的笑臉,煥發你的光彩呢?當一個人快樂的時候,他的表情、聲音、肢體都是他內心愉悅的展現,所以快樂常常是率真、坦然的,它也決定著我們是不是被信任、是不是會贏得別人的好感。做一個把快樂帶給別人、能和別人一起分享快樂的人,你會因此而獲得別人的好感,良好的人際關係將由此拉開帷幕。

有一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關於煩惱的實驗:一群實驗者按照他的要求把未來一個星期將會出現的煩惱都寫下來,然後投入到一個箱子裏麵。一周以後,實驗者從箱子裏拿出自己的“煩惱條”開始逐一核對,結果他們發現,自己90%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然後他們將剩下的10%的煩惱重新投入箱子裏。一個星期後,實驗者們開箱後,再用現實來對照剩餘的10%的煩惱,這時他們發現,有些問題自己已經解決了,還有一些問題自己也有信心和能力去解決。

據專家統計,一般人的憂慮有40%是屬於過去的,有50%是未來還沒有發生的,隻有10%的憂慮是屬於現在的,而其中92%的憂慮從未發生過,而剩下的8%則是能夠輕而易舉就可以應付的。由此可見,煩惱不是自己找上門而是人們找來的。

其實煩惱就像疾病一樣,大多數都是可以不醫而愈的,因為隨著時間的變化,它們大多數在第二天就會減輕甚至消失。但是這需要有一份豁達的心態。有時候與其找些不必要的麻煩消磨時光,還不如把快樂寫在自己的臉上!這樣你會給人一種精神振奮的感覺,進而使別人也快樂起來。因為快樂是有感染力的,你身邊的人會受到感染而變得快樂,這樣很容易就能營造出一個融洽輕鬆的氛圍。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似乎是為快樂而生的。當出現令人愉快的事情時,人的視力會得到更好的改進,聽覺也會變得更加靈敏。比如,在你聽到一件高興的事情時會感覺眼前一亮,當你聽愉快的音樂時也會感覺到心情極為振奮,甚至於心、胃、脾等五髒六腑的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改進。如果你快樂,你還會產生一種最明顯的感覺,那就是你身邊的人都會更喜歡你,更容易和你友好相處。遇到一個快樂的人,人們就會在不經意間喜歡上他。如果你能把快樂的微笑展現給大家,那麼人們就會很願意跟你交朋友,這樣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做一切事情都會顯得得心應手。

雷特是一位保險業務員,有一天,他去拜訪一位客戶,由於被工作所累,他顯得有點精神頹廢,但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又不得不去盡力。結果很可惜,雙方沒有達成協議,他想也許是他精神不佳而導致了交易的失敗。雷特因此更加苦惱,回來後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經理。經理耐心聽完了雷特的講述,沉默了一會兒說:“不要著急,你可以再去一次,但是,不管怎樣你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時時刻刻都要把你的微笑給大家展現出來,微笑著麵對每一位顧客,用你真誠的微笑去打動對方,這樣他就能看出你的誠意,你也會獲得成功。”

雷特照著經理的話去做了,他打起精神讓自己表現得很快樂、很真誠,微笑一直洋溢在他的臉上。結果對方真的被雷特感染了,最終他們愉快地簽訂了協議。懂得了經理教給他的秘訣,雷特決定在自己的家中也做一次實驗。

雷特結婚已經18年了,每天早上起來他都急急忙忙地去上班,忙碌的生活幾乎讓他忘記了自己心愛的妻子,妻子也很少看到他的微笑。這次雷特決定試一試,看看微笑會給他們的婚姻帶來什麼好處。

第二天早上,雷特梳頭照鏡子時,自己對著鏡子微笑起來,他看到臉上的愁容一掃而空,顯得容光煥發。當他坐下來開始吃早餐的時候,他微笑著跟太太打招呼。太太感覺很驚訝,繼而又非常興奮,甚至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結果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雷特感受到的幸福比過去兩年的還要多。

如今,雷特上班時,見人就微笑,不管是對公司經理還是自己的同事,見麵後他都給以會心的一笑。雷特很快就發現,在他向別人微笑的同時別人也在對他微笑。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微笑帶給他更多的快樂,也帶給他更多的收入。

從此以後,雷特學會了微笑,也學會了真誠地讚美他人。他停止了談論自己的不快和煩惱,並試著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學會了換位思考。這一切真的改變了他的生活,讓他收獲了更多的快樂和友誼。

成功課堂

有時候我們習慣的一些說法其實有失偏頗。像我們所說的“與人溝通,你就會快樂!”“愛別人,你就會更加快樂!”“假如有很多朋友,你就會更加快樂!”雖然這些話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換一種方式來說所產生的效果也許會更好一些:“我快樂,就能和人輕鬆溝通!”“我快樂,就能愛別人!”“我快樂,就很容易有更多的朋友!所以,學著把快樂寫在臉上吧!

12.給生命一個微笑

隻知奮鬥而不知享受生活的人其實很可憐,隻知享受而不知奮鬥的人其實很可悲,而為了一些得失連命都丟了的人則更可悲。

拿破侖·希爾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有一天,他和幾個朋友一起在一間荒廢的老屋的閣樓上玩。當他從陽台上往下跳時,左手食指上的戒指掛住了陽台上的一根釘子,最終把他整個手指拉脫了下來。

希爾被這突然襲來的事情嚇壞了,他尖聲地叫著,以為自己這次是死定了。可是後來一隻手殘廢的他並沒有為這個煩惱過,因為他知道煩惱是沒有用的,他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現實。

有一年,拿破侖·希爾在紐約市中心一家辦公大樓裏開會,他突然發現有一個人的左手被砍斷了。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患難兄弟一樣,問他少了那隻手會不會覺得難過,那個人說:“噢,不會,我根本就沒有想它。隻有在要穿針的時候才會想起這件事情來。”

也許我們這些有著正常、健康軀體的人很難體會殘疾人的痛苦。而他們在不能改變現狀的情況下,都會很快地坦然接受現實,或者幹脆忘記它。

生活充滿了苦樂、順逆,我們必須適應它!這就是笑對人生的力量。

朋友,也許你為自己的工作在忙碌奔波,為了更多的財富在不停地犧牲自我,為此你苦心經營,風餐露宿,曆盡千辛萬苦努力追尋。縱然你財運亨通,但你也已經筋疲力盡,耗費了許多精力。也許你喜歡爭強鬥勝,很愛麵子,事事都不肯讓人。為了博得自己的聲譽,你必須使出渾身解數,但在你聲名顯赫之時,也必定會結下不少恩怨;雖然你名聲較高,然而盛名之下你也會失去安寧。這就是我們的意誌所無法改變的矛盾——有得必有失。

成功課堂

天道無私,有一得必有一失,有順境也必定會有困境,所以奉勸大家,不要在意一時的得失。如果你的得失對你不是性命攸關的話,又何必去牽腸掛肚呢?此時展現你的笑容,笑對人生才是最好的選擇。

13.活著就有希望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會經曆多種多樣的苦,有思鄉之苦,有念人之苦,有為自身命運而苦,更有為尋找不苦反而更苦的苦。

人似乎就是為了承受這樣那樣的苦而活著。因此,有人開始想方設法抵禦苦,尋找一個沒有苦的地方,可不管是天堂還是地獄,苦都無處不在。也許隻有死人才不知道苦,但沒人願意去死,因為活著的人所能想到的最苦的事便是死了,曹操曾賦詩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詩詞是人們排解苦悶的好方法。寫詩的人,把他所受的苦惱全賦予了詩意,美化痛苦,回頭看看,他們又不覺得苦了;讀詩的人,看到自己所受的苦別人也同樣承受著,而這苦卻又那麼美好,他們也不覺得苦了。

苦過了,清醒了,人們才能懂得“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的道理,才能感到苦以外的人生歡樂,才會珍惜那滿是苦痛中的一絲人間真情!

然而,更多的人卻沒有這種超脫的心態,他們視苦難為不可逾越的惡魔,他們經受不起打擊和考驗,甚至模糊了自己生命的意義。殊不知,隻要活著,希望就總會在你的前方輕輕招手。

有一天,有位砍柴老人挑著沉沉的擔子,十分吃力地往山下走去。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不知走了多遠,老人累得氣喘籲籲。後來他疲倦極了,恨不得把擔子扔下山穀,撒手不管了。他開始呻吟起來:“死神啊,幫我解脫解脫吧!”老人一邊捶著酸痛的腰板,一邊這樣念叨著。

死神出現在老人身邊,問:“你需要我的幫助?不想擔負這擔柴禾了,是嗎?我可以讓你不用挑任何擔子,而且永遠都不用!”

老人抬頭看了看死神,連忙改口說:“不,不,剛才我隻是瞎說,盡管我已精疲力竭,你還是把那擔子放在我的肩上吧。”

“你為什麼變得這麼快呢?”

“因為從看見你的這一刻起,我決定更加珍惜我的生命,我知道,在我前麵還有很長的路等我去走呢!”

隻有真正經曆過死亡威脅的人才能真正體味生命的珍貴,才能從此更加珍惜生命!

生命之所以寶貴,就在於它隻有一次,唯一的一次!做一個不恰當的假設:如果不幸你最愛的人傷害了你、離開了你,如果你的至親走失、去世或者拋棄了你,如果你遭遇禍患不幸身體殘疾……你會怎麼樣?死亡,還是努力活下去?

不管遇到什麼情形,都不要給輕生以任何美麗的借口。假使愛情破損,殉情又有何用?假使親人離去,輕生能讓死去的人重生嗎?假使身體殘缺,自殺能換來完整嗎?假使壓力讓你不堪重荷,死亡果真是最大的解脫嗎?不!這一切不過是逃避而已!在可以活著的時候選擇死亡,放棄生命,是懦弱的表現!

成功課堂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很多人連這僅有的一次也不懂得善加對待。

即使遭遇了人世間最大的不幸,而能夠解決一切困難的前提是——活著!隻有活著才有希望!無論多麼痛苦,多麼悲傷,隻要能夠努力地活下去,一切都會好起來。永遠不要忘記,活著本身就是樂趣。

14.冷靜應對屈辱

當利劍向你逼近時,躲開並握其把柄,使它成為你的利器。

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王寧,麵對未來的道路充滿了信心。在學校時,他學的是英文專業,對於自己所學的知識,王寧十分自信。在他看來,英語的聽、說、讀、寫,對他來說都不過是雕蟲小技。懷著這份自信,他寄了很多份英文履曆到一些外商公司去應征,他對自己應聘的職位都很有信心,認為自己肯定會很受歡迎。

然而,一個星期過去了,又一個星期過去了,王寧投出去的那麼多應征信函卻沒有一封被回複。

這個時候,王寧的自信開始一點點消逝了。他的心情開始忐忑不安。然而,就在他灰心失望之際,卻收到了其中一家公司的回信,王寧心情開始激動了,他的手甚至有些顫抖,心想終於有伯樂出現了。然而,打開信以後,王寧氣得火冒三丈,原來信中是這些刻薄的內容:“感謝您對我公司的信任。但是很遺憾,我們公司並不缺人。不過,我想說的是,就算我們公司有空缺的職位,也不會雇用你,從你的求職信中可以看出你對自己很有信心,你認為自己的英文程度不在話下,但是從你所寫的履曆中卻可以看出你的英文寫作能力並不強,甚至可以說很差,即使是成績稍好些的高中生,都不會出現那些常用的語法錯誤。”

王寧看完這封回信,火氣久久不能消下去。他想自己好賴也是個大學本科畢業生,怎麼可以任由他人將自己評價得一文不值?越想越氣的王寧馬上提起筆來,準備立即回複一封信,也痛罵對方一番,以解心中之氣。

但是,剛寫了一句話,王寧就停住了,他忽然變得冷靜了。他也感覺雖然對方刻薄了些,但是相信人家也不會無緣無故就批評他,也許自己真的有些過於自以為是了,以至於無法覺察到自己的錯誤。

想到這裏,王寧的怒氣逐漸平息了。進行了一番自我反省後,他將原來的信紙撕掉,又重新提筆寫了起來,不過這次不是為了回擊對方的刻薄,而是為了表示感謝,信中尤其對對方指出的自己的不足表示十分感激。用字遣詞都誠懇真摯,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了自己的感激之情,爾後便把信寄出去了。

沒想到,沒隔幾天,王寧又收到了這家公司寄來的信函,結果很出人意料——他被這家公司錄取了。

證嚴法師曾說:“一般人常說,要爭一口氣,其實,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這口氣咽下去。”

的確,大多數人往往隻能看到別人的過錯,卻對自己的過失視而不見,因此麵對別人的指責,常常針鋒相對,而不是進行自我反省,其實,這正是在掩飾自己的心虛。

麥金萊在任職美國總統期間,曾因一項人事調動而遭到眾多議員政客的指責。在接受代表質詢時,有一位脾氣暴躁的國會議員,上來就對總統惡言相加,其他人都感覺這些辱罵的語言實在是讓總統難堪極了。但是麥金萊卻像沒事人一樣,他一聲不吭,聽憑這位議員大放厥詞,最後才用極其委婉的口氣說:“好了,你現在的怒氣應該消除了吧?事實上,你並沒有責問我的權力,不過,現在我還是願意詳細解釋給你聽……”結果是,周圍人讚許不已,而剛才那位氣勢洶洶的議員卻羞愧地低下了頭。

生活中的我們,總會遇到被別人指責或抱怨的事。遭人指責或抱怨的確會讓人感到非常不愉快,有時甚至會讓人感覺非常尷尬,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指責,更會讓人不堪忍受。但是,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處世修養,那麼你就應該做到無論遇到何種情況的指責,都要從容不迫。很多時候,忍氣吞聲並不是懦弱,相反,還會顯示出你的涵養和大度,從而為自己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所以說,屈辱是壞事,但同時也會變成好事。它既可以泯滅一個人的理想之火,也可以鞭策一個人發憤成功。

我們隨時都可能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這時候我們應該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能在責難麵前自暴自棄,而應冷靜麵對,把侮辱轉變成對自己的激勵。

美國鼎鼎大名的銷售大王史坦雷16歲那年曾在一家著名的五金公司當小店員,每個月領著極其微薄的薪水,但是他從不抱怨,仍然非常賣力地工作著,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腳踏實地的工作創出一番偉業。因此,他在做事的時候始終抱著學習的態度,處處小心留意,力求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他想隻要自己兢兢業業,總有一天會獲得經理的賞識,這樣他就可能被提升為推銷員,可是,沒想到,經理對他的印象卻恰好相反。

一天,他被喚進經理室遭到了一頓訓斥。經理說:“老實說,像你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不過,你倒是有著健碩無比的臂力,我奉勸你還是去當一名鋼鐵廠的工人吧,那種活是不需要大腦的!我這裏用不著你了。”

“是的,經理。”他說,“您當然有權辭退我,但是您無論如何都無法消磨我的意誌,您說我無用,我也不反駁,因為我想您肯定有您的理由,但是這卻絲毫不會減損我的能力。我們走著瞧吧,遲早有一天我也會開一位公司,公司規模會比您的大10倍。”

經曆了這次受辱後,史坦雷更加努力上進了,沒過幾年,果然像他當初在那家經理麵前所發下的誓言一樣,他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成功課堂

屈辱是一種鞭策,是一架梯子,隻要用百倍的勇氣將其踩在腳下,並向上爬,就會發現成功和美麗正在不遠處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