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恩是心上一扇門(2 / 2)

衛兵把那口袋現大洋扔到趙三麵前,讓趙三趕緊走。趙三卻連眼皮都不抬,點上旱煙往地上一坐,吐著煙圈兒就罵開了,陳光遠小時候幹的那些缺德事,他一件不落,全都罵了出來,連衛兵都聽不進去了,隻好再進去報告。這次,陳光遠可真氣壞了,心說,趙三啊趙三,你到底想幹什麼?你要是不叫我外號,我把你接進來,拿你當爺供著;你叫了我的外號,我也沒惱你,給你錢讓你走人,也算對得起你;你現在又當著衛兵揭我的短,我以後還怎麼在這裏混?陳光遠猛地摘下帽子,“啪”地扔在了地上。衛兵一見,二話沒說,出去就把趙三斃了,叫人把屍首扔到了荒郊野外。陳光遠有個毛病,扔帽子就是斃人,衛兵當然執行了。豈不知,這次陳光遠並不是那個意思,隻是讓趙三給氣糊塗了。等衛兵回來複命,陳光遠後悔得直捶腦袋,可後悔又有什麼用?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像趙三這樣的人,對人施以小恩小惠,哪怕是在人家危難之時送給人家一塊幹饅頭,也時常記掛於心,總覺得接受恩惠的人欠了自己天大的人情,處處淩駕於那人之上,甚至不顧及那人尊嚴,一旦那人稍有“不恭”,便罵那人忘恩負義,當初那塊幹饅頭不如喂狗。

我們社區裏有一個叫劉民的孩子,得了急性闌尾炎,因為家裏沒錢,拿不出做手術的錢,疼得他在床上打滾。居委會知道以後,組織各家給劉民捐款,結果好多人捐款,有的捐五毛,有的捐一塊,有的捐一百元。得到了大家的捐款,劉民做了手術,很快康複了。為此,劉民對社區裏的每個人都心存感激,見了誰都點頭問好,非常客氣。別人都說劉民這孩子懂事,唯獨周大嬸不以為然,她給劉民捐了一百元,覺得劉民欠她的情不小,總是讓劉民幫她幹這幹那,把幾百個蜂窩煤搬到六樓,她連個“謝”字都沒有,她覺得劉民應該給他幹,沒有她那一百元錢,劉民的小命就完了!

有一次,周大嬸讓劉民往六樓扛煤氣罐,七十多斤,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哪裏扛得動啊?劉民試了試,實在扛不動,就讓周大嬸找別人扛。這下周大嬸可急了,指著劉民的鼻子就罵,罵得那叫難聽,劉民不敢還嘴,隻是在那裏哭。好多人聞聲圍過來,劉民給大夥跪下了,磕著頭求大夥借他一百元錢,他要還給周大嬸,劉民說,周大嬸捐給他的一百元錢他受不起,他不想因為這一百元錢,給周大嬸當一輩子奴隸。

好可憐的劉民啊!因為接受了人家一百元的恩惠,就要忍受那麼大的屈辱,難怪他寧願跪下磕頭向人借錢還給周大嬸,也不願讓周大嬸踐踏他的尊嚴。

恩是心上一扇門,當你向別人施以恩惠時,善從你的心中走出去,當你接受別人恩惠時,善從外麵走進來。恩這扇門,永遠在人們心中敞開著,當你向別人施恩的時候,別人也在向你施恩,當你接受別人恩惠的時候,別人也在接受你的恩惠。恩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從此處施去,會從彼處得來。因此,給人以小恩小惠,就想淩駕於他人之上,是大錯特錯的,最終結果,就是逼著別人關上心中的那扇門,不再接受你的恩惠,也不會有人再向你施恩。一個人如果沒有恩惠相佐,災禍就會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