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各項收費、公共建築這種涉及市民自身利益的話題,是議員之間、政黨之間互相抨擊的不二法門。
北戴河鎮議會共有24名議員,其中超過半數為進步黨議員,議長範長庚自然也是進步黨人士,同時也是本地有名的士紳。
帝國各鎮鎮長大多數為本鎮市民,實則如此本身就是最好的監督,鎮長的親屬以及其朋友以前從事什麼行業,有多少財產,鎮長履任後這些人又是什麼境遇,本鄉本土的,自然明鏡一般清晰,誰敢越雷池一步定然被鎮上的政治對手大做文章,清清白白的還不時被對手利用小伎倆攻擊呢,一旦被人抓到把柄,往往就是萬劫不複。
而在帝國政治架構中,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晉升製,鎮長做得好,並沒有人會把你提拔到縣長的位子,所以許多鎮上士紳隻要不被選下來,可能會當一輩子鎮長,兢兢業業的為全鎮居民謀福祉,也為自己及後人留個好名聲。
當然,也有許多士紳在本鎮博得巨大聲望後,便去競爭省議員、市縣議長甚至省議長,這種“晉升”不以上層建築好惡來評定,而是全憑你自己以及競選團隊的努力,當然,政黨的歸屬也是決定你政壇之路的重要因素。
現今帝國漸漸形成了兩黨獨大的格局,民生黨不必待言,從創立之初到現今陪伴著帝國走過了將近半個世紀,一直是帝國的老牌大黨。
進步黨由“忠義護國學社”、“大公黨”等黨派合並而來,一直與民生黨分庭抗禮,甚至近三十年來的執政年份超過了民生黨,因其以保護傳統和守舊著稱,外媒通常按翻譯習慣稱其為保守黨。
北戴河鎮便是上萬個由進步黨執政的城鎮之一。
在廣場中心演講的王議員則是民生黨人,在鎮議會中,民生黨議員7人,進步黨議員13人,民治公會議員1人,無黨派獨立議員3人,雖然是個小小鄉鎮,黨派之間的競爭卻極為激烈。
實際上,北戴河鎮乃至戴河縣環抱夏宮,在民生黨和進步黨的政治版圖中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政治意義,兩黨對戴河縣的爭奪甚至不亞於京城、上海、廣州等大城市。
距離廣場不遠的莎娃咖啡室中,葉昭品著咖啡,聽著麵前一位中年商賈模樣的人勸說他出麵競選下一屆鎮議員。
咖啡室環境幽靜,屋頂有風扇慢悠悠送出微風,每個桌台上都擺著典雅的蘭花,吧台旁側還有電視櫃,擺放著一台黑白電視機,現在正播送國家二台的國家地理節目。
得益於毗鄰夏宮,戴河建有全國第十高的電視塔,這使得戴河地區可以接受多套公立電視台和商業電視台的節目。
帝國電視台,分為國家電視台、地方電視台和商業電視台三種,國家電視台和地方電視台屬於公立電視台,由國家和地方財政撥款運營,而為了防止執政黨控製國家電視台,國家電視台從創立之初,便由皇室和國會聘請社會公正人士組成理事會監督。商業電視台,自然便是私營電視台,通過廣告等商業創收自負盈虧。
隻是電視機現今遠遠談不上普及,商業電視台不過是一些財雄勢大的商業大亨投身新領域的嚐試,多處於虧損狀態。
在北戴河鎮,共有15台電視機,“蘇家”就擁有兩台,咖啡室一台,聽說宅子裏還有一台。
“蘇家”在十五年前遷來本鎮,主人蘇博文,四十九歲,有三房嬌妻,兒女都在外地,而且從未見過他的兒女來看望他。
不過蘇博文委實博學多才,雖然很少在小鎮上露麵,但提起蘇先生小鎮市民都極為尊重,聽聞蘇先生做過律師,也時常給處於困境的一些鎮民法律意見。
所以,聽聞蘇先生回了北戴河在咖啡室露麵,王議員的說客再一次登門拜訪勸說蘇先生加入民生黨。
不消說,蘇博文自然是葉昭的化名,說是住戴河行宮,實際上便是葉昭在戴河,大部分時間也是以蘇博文的身份居住在北戴河這個小鎮。
為了滿足大皇帝退位後體驗公民生活的願望,在十五年前,經國會高層特別會議批準,葉昭取得了“蘇博文”的公民身份,並且遷徙到了北戴河鎮。
陪同在葉昭身邊的三房妻子為蓉兒、美咲和朱琪琪,實則葉昭其餘兩位妻子也生活在小鎮上,好如娃開了間小診所,富察氏則經營一間米店,對外宣稱是親屬關係,這是為了避免太過紮眼,畢竟現今的帝國,擁有五房妻妾的男人已經少而又少,一夫一妻製已經被許多人接受,隻是禁止納妾的法律條文曾經兩次呈交國會,但都處於微弱的劣勢被否決。
葉昭喜歡小鎮裏悠閑的平民日子,笑著聽麵前本地民生黨幹事陳永軍說話,擺擺手道:“陳老弟,你不必說了,我無意從政,也很享受現在的生活。”
陳永軍笑道:“好吧,不難為蘇先生了,不過晚上的牌局蘇先生一定要賞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