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鬆濤說這樣的硬氣話是有道理的,最初他隻是想報答王燕的恩德,並沒有多想什麼,但是當他走進了王燕的家裏,跟王燕的老母親認識後,竟然從內心想成為這位老母親的女婿。有好幾次,他忍不住想把自己的底細告訴老母親,又擔心老母親知道後,從此跟自己疏遠了,所以暫時隱瞞著自己的過去。
陳鬆濤知道王燕太忙,王蘭又到自己公司上班,家裏沒人照顧王燕的老母親,特意把自己的手機和家裏的電話都寫在一張紙上,放在王燕家的電話旁邊,叮囑老母親有事情就給他打電話。老母親也不客氣,真的三天兩頭打電話,不是有這事就是有那事,反正就是找著理由讓陳鬆濤到家裏。陳鬆濤理解老母親的心事,越發覺得老母親挺可憐的。
陳鬆濤擔心老母親一個人孤單,有時候太忙不能到王燕家裏去,就打電話問候一下,後來幹脆買了一台電腦,給老母親安裝了視頻,這樣他在辦公室也能看到老母親,王蘭在服裝批發部也能跟老母親對話了。
這樣一來,弄得老母親越發離不開陳鬆濤了。她跟大女兒說:“你妹真是沒眼力,這麼好的男人上哪兒找?她要是找別人,我還不同意呢。”
王蘭也說:
“就是,她找別人,咱們就跟她攪和,讓她不能成。”
王燕正準備去看守所巡查,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她老同學劉穎打來的,她們從小學一直到高中,兩人關係親如姐妹。後來王燕讀了警校,劉穎讀了師範,參加工作以後,兩人也沒少了聯係,關係一直親密無間。
所以劉穎說話帶著俏皮,說忙什麼呢,大所長!王燕說,哪有你大校長忙。劉穎說:
“有個事求你,幫個忙唄。”王燕停頓了一下,這是她的職業敏感,看守所這塊兒的事,就怕熟人開口,以前多少熟人跟她開口,都被她頂了回去。王燕把電話換了一個耳朵,說隻要不是看守所的事兒,我能幫的都幫!
劉穎不停地咂嘴,說你看看,我要說的就是看守所的事哩,除了這事還有什麼事找你呀。劉穎自認為跟王燕熟悉,說話不用拐彎抹角。
她有個親戚,叫劉曉建,跟別人打架,把對方打成了輕傷,被判了一年,就在王燕負責的看守所服刑。劉曉建談了個女朋友,一年前就選擇了結婚的日子,沒想到因為打架進了看守所。眼下離這個好日 子隻有半個月了,而他的刑期也隻有一個月。劉曉建家裏人知道劉穎跟王燕是同學,就想通過劉穎,提前一個月把劉曉建“撈”出來。
按照有關規定,服刑犯人表現好的,倒是可以減刑。但劉曉建沒有特殊的表現,不可能減刑一個月。別說一個月了,就是能早出來一天,也是犯人最大的追求。在裏麵服刑的日子,是一天天掐著手指熬過來的,熬到極限的時候,熬一天都是那麼艱難。
盡管王燕在看守所實行了人性化管理,可畢竟這裏是失去自由的看守所,是高牆和鐵絲網組成的人生空間。民警們的笑臉很燦爛,可他們跟這些笑臉之間,不可回避地隔著一層不可逾越的屏障。他們是犯人或者犯罪嫌疑人,而民警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
犯人家屬為了自己的親人提前獲得自由,什麼樣的手段都能用上,什麼樣的關係都能扯上。甭管什麼手段,隻要能跟看守所的監管民警掛上鉤,似乎就有了希望。
劉曉建家裏的人極力奉承劉穎,說我們一家就指望你了,知道你有這個能力,真要是讓劉曉建提前出來結婚,你就是我們家的恩人。
最要命的是,新娘子都出麵了,差點給劉穎下跪,說如果劉曉建出不來,婚禮也要照常舉行,那樣她就要一人守著空洞房了。劉穎被新娘的話感動了,很痛快地答應幫忙。她說:
“你們就準備婚禮吧,不就一個月嗎?憑我跟看守所長的私交,不算什麼大事。”
王燕能理解犯人親屬的這種心情,但她多次給服刑人員講過,想要提前釋放,惟一的途徑就是好好改造,爭取減刑。想要減刑,靠找人托關係是不行的,不管是誰,哪怕減刑一天,也要付出努力,做到公平、公開、公正,讓其他人服氣。看守所每個季度都要將減刑人員張榜公布,接受大家的監督。
王燕一聽劉穎找她就是看守所的事,趕緊說:
“老同學,這事兒你先別開口給我說,你要說了,我恐怕幫不上忙。”
“怎麼,開會呢——不方便?”
“沒有。是這樣的,你要提看守所的事,不管什麼事,我都幫不上忙,我們這邊是透明化管理,所以,這事就對不住了,免開尊口!”
“嘿,連話都不讓我說了,我都沒說什麼事呢,你就給我打發啦!”
“關鍵問題在這兒,你說了我也幫不了,說了反而傷麵子。”
“你不是看守所長嘛,這件事就是你一句話的事兒,肯定能幫忙。
是這樣的,我有個親戚……”
“別、別說。我幫不了,半句話的事,我也沒這個權力。”
那邊,劉穎似乎明白過來,說:“這樣你看行嗎,中午我去找你,我們老同學一起坐坐,不管你幫不幫得上,就當聽我嘮嘮心裏話。”
王燕明白,劉穎是想請她吃飯,都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真要見了麵,你說吃不吃飯?那麼好的老同學,見麵弄僵了多不好,最好是不見。於是她就說:
“你別跑了,大冷的天,等春暖花開了,我請你去喝茶。”
劉穎聽出王燕拒絕的意思,就不高興地說:
“怎麼?接見一下都不行了?我的大所長,你也太拒人千裏之外了吧?以後不打交道了?
二十多年的姐妹關係就斷了?”
王燕忙說:
“這樣吧,我中午吃完飯有空餘時間,你十二點半過來。”
“那哪兒行呢,大中午都得吃飯,你吃我也要吃呀,邊吃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