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同誌,這次是一個政治任務,容不得半點差錯,你必須要以堅定的黨性圓滿完成任務!”
馬文風頗具分量的話讓鄭永年覺得身上一下子變得沉甸甸的,然後在吳子善升任省長後繼任的省委宣傳部部長也親自向他交代了一些具體注意事項...
回到廠裏,鄭永年立即召集所有廠領導開會。作為方案的提出者和主要實施者,楊誌自然也被叫了過去。雖然一接到通知楊誌就立刻出發,但是畢竟因為彭雅縣離市區還是有些距離,到達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一到江陵廠,風撲塵塵的楊誌水都來不及喝上一口,立馬就被工作人員帶進了會議室。
當楊誌推開門的時候,包括鄭永年在內,所有在場的領導們全部齊刷刷地扭頭過來,死死地盯著楊誌。
我的個媽!這突如其來的“關注度”把正準備偷偷溜到角落位置去坐下的楊誌雷得不清。不由自主地很是惶恐,我這是幹嘛了?
每個人看著楊誌的眼神都是那麼地專注,估計中央領導下來視察時發表講話也不一定能讓人這樣吧?
而且每個人的目光中都包含著不同的東西,有欣賞,有喜悅,有嫉妒,有難以置信,有欣慰等等不一而足。不過有一點卻是共通的,那就是每個人臉上都充滿了震驚之色。
從楊誌開門到走到一旁找到位置坐下的全過程,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鎖定在他身上,簡直就是在行注目禮一般。知道楊誌放下公文包坐好,鄭永年才緩緩開口:“小楊同誌剛來可能還不清楚,咱們廠無償提供車輛支持抗洪救災的事情馬上要上《新聞聯播》了!”
雖然鄭永年此時的語氣很是稀疏平常,可他的話對於楊誌的衝擊絲毫不會亞於當年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那兩顆原子彈的爆炸威力。
新聞聯播!
從後世穿越而來的楊誌自然對於這檔官方媒體渠道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體會。在後世裏,雖然各種新媒體層出不窮,網絡,手機,微信,QQ,微博等等,不管是從新穎度和內容豐富性上都有其獨到的優勢,但是《新聞聯播》始終都是億萬人民了解國家大事,知曉重大國內谘詢的第一選擇。每天晚上7點鍾準時收看這檔節目也成了很多人每天雷打不動的必修功課。
更不用說在沒有網絡的八九十年代,《新聞聯播》更可以稱得上是了解國家大政方針幾乎唯一的途徑,在華夏人心中,在華夏的政治生活中更是有著非同小可的地位。不要說一家企業了,就是一省主官,一方封疆,這新聞聯播也不是說上就能上的。作為黨的喉舌,《新聞聯播》的選題,剪輯和播發可以說是慎之又慎,很多時候都是******甚至中央領導親自拍板決定。
想到這裏,楊誌的腦海裏立馬顯出了一個名字:翟國邦!難道是清涵爺爺施加了影響力?畢竟上次見麵時楊誌就得知其任******部長,是總覽整個華夏思想輿論方麵的領導。可一來是他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與這個方案的關係,而且以他的坦誠性格和高風亮節,這種公然走後門,揠苗助長的事情他肯定不可能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