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衛國夫婦點頭,他們也知道個大概意思,現在聽楚風這麼一說,就更清楚了。他們這代人的國家觀念都很重,所以對於這種能夠增加國家榮譽的東西非常敢興趣,李寒馬上問道:“你說君子蘭有可能被提名為國花評選?那其他的還有什麼啊?”
“這個有很多啊——!梅、菊、荷、桂、桃、蘭、牡丹、月季、水仙的等等,好幾十種呢!不過這些話雖然有可能提名,但是被通過的可能卻相差很大,歸結下來,牡丹、梅花、菊花、荷花、蘭花五種最有可能,其中又以牡丹與梅花最為突出,有八成可能是這兩個之一。”楚風隨口應道,國花之爭,一直到後來都還沒有定議,知道二十一世紀之後,爭論依然很大,一度吵到全國人大去,楚風對於這個還是挺清楚的。
關於國花的爭論,其實也曾經一度有過定議的,大概是在九四至九五年間,全國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過認真研究,並根據31個省區市上報結果,一致同意“牡丹”為我國的國花,其他呼聲較高的蘭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為中國司機名花。如此,蘭、荷、菊、梅四季分作韶華主,總領群芳的是牡丹,這樣取眾星捧月之意,象征我中華名族繁榮昌盛、清廉堅貞、高尚的精神。
這一切,無疑都是挺美好的,至少看上去是挺美好的。但反對者也眾多,評選結果及詳細情況,按程序由農業部上報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準備在當年的人大會議上審定頒布,消息透露出來後,引起了陳俊愉院士等人的強烈憤慨,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堅決反對確定牡丹為國花,結果,全國人大以“分歧太大”為由擱置了牡丹衛國花的決定,至此,轟轟烈烈的全民國花評選盛宴便以一場讓大家哭笑不得的鬧劇告終。
全民群眾性的國花評選活動在十多年的紛爭後,倒是擱置了很長時間,直到二十一世紀後,很多學者再度提出來,而這次的爭論風暴重心不是在學術界的,而是各路網民。
“為什麼啊!這二者之間有什麼特別嗎?”李寒不知道楚風在想著往事,心中奇怪為什麼隻有牡丹梅花呼聲最高,便開口問道。
“無他,祖上闊過而——!”楚風風搖頭晃腦的笑道。
“這話時什麼意思啊?什麼‘祖上闊過’?”楚衛國也不知道兒子說的什麼意思,便代替老婆問道。
“大家都是知道法國是個浪漫的國家,愛花如命,殊不知中國的花文情結的曆史也是源遠流長的,中國的繪畫一大半就是畫花卉,有的人窮其一生,就是為了把一種或者幾種花畫好。曆史上以花為名的女子也有不少,至於關於花的詩詞,簡直數不勝數。那為什麼說,牡丹和梅花祖上闊過呢?其實也是有緣由的,我國在魏晉時期就已開始栽培牡丹的考究,在唐朝,素有國色天香支稱的牡丹契合當時社會的審美心理,被譽為萬花之王。‘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牽扯看牡丹’,這些詩句中,我們仿佛依稀還可看到唐人對牡丹無疑複加得癡情和偏愛,到了清朝,慈禧一句懿旨,將牡丹正式定為國花,牡丹也因此霸占了國花之名經過幾朝數代,祖上闊得不是一點兩點!”
關於這點楚風還真的不得不佩服,從初唐到清末,基本上已經過了一千多年,古時候的人對於牡丹的愛居然延續這麼久,真是你不服不行啊!
“那梅花呢?難道這種花卉在很久前的朝代就被定為過國花了?”楚風介紹這個的時候,不但楚衛國夫婦在聽,楚軍楚婷也都回來餓了,發現楚風說得起勁,也圍在一起,想聽聽裏麵浙西而關於國花的事情,問話的就是老姐楚婷。
“洽洽相反——!”楚風搖搖頭,輕鬆一笑,“梅花的祖上其實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遠,大家都習慣性的將唐宋元明清定為朝代了,所以媒體到如此,總忘了我們新中國成立之前還有一個時代,那就是民國,就曆史學的角度來說,其實應該將民國和新中國也歸結到唐宋元明清一類之中,而梅花,就是在民國的時候被國民政府定為國花的,直至今日,台灣地區的區花還是梅花!”
“那它祖上也沒多闊嘛,比起千年的牡丹,梅花作為國花的曆史還是太短了,牡丹最終被定為國花的機會很大啊!”楚軍也很有興致的插上話來,說完便望向楚風。
楚風聞言,笑著瞥了撇嘴,搖搖頭,有點點頭,其他人都清楚楚風的這個習慣,知道事實可能有點差別了。
PS:應該還有一章的今天,昨天醉了一整天,碼出來了也沒發,今天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