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七章 加油啊(3 / 3)

中年人也怕年輕人瞧不起自己的理解能力,簡直是張著嘴巴聽生怕漏掉一個字。

“體裁?”楊雲也有興趣:“我還以為是題材。”

何沛媛吞口水再發音:“體裁。”幾乎胸腔共鳴。

楊大包工頭可是文化人,學富五車地對老婆點頭:“體裁,小說、詩歌、散文就是體裁,奏鳴曲就是一種體裁。”

蕭舒夏可氣:“我不知道!?”

何沛媛嗯:“叔叔說的文學作品體裁是比較寬泛的,音樂體裁相對而言對格式的要求更嚴謹,可以理解不同音樂體裁就是不同的作曲方法,楊景行就是開發了一種新的鋼琴作曲手法,大家都能用,今天我們都在模仿,但要用好肯定沒那麼容易。”

看長輩又有點懵,楊雲幫幫忙:“越劇、黃梅戲、昆曲,都是慢慢發明發展出來的。”

“原始人用茅草搭棚子,然後有人用泥巴糊石頭……”楊景行跟父親說易懂的:“我就是發明了鋼筋加水泥的辦法。”

這個領域,楊程義敢扯起嗓子喊話:“你有那個本事?那個貢獻!我都能得個魯班獎。”

何沛媛咯咯樂。

楊程義就問姑娘:“是獨奏還是協奏的?”

“這首是獨奏,協奏曲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寫。”何沛媛還是看看作曲家:“交響曲的聲部之間也可以借鑒吧?不過用不好的話就適得其反,方法和作品相輔相成。”

楊景行欣慰了:“三零六水平有進步。”

“媛媛!”蕭舒夏不在意姑娘的白眼,身體都要撲過茶幾去:“李教授怎麼說?”

何沛媛知道的就是李迎珍嫌棄作品名字,名字的事還是不論為妙,姑娘就岔開話路:“李教授,開會的時候她主要聽別人說,龔教授負責寫論文……”

從何沛媛口中一點一點把事情抽絲剝繭還真是個大工程,直到七點過了才能出門去找飯吃。本來應該高高興興的,可是真相信兒子是搞了點發明創造後,楊程義又因為欠下太多恩情而沉重,要在明天的計劃中新增探望丁家的行程,本來是準備百日的時候再去。明天晚上早跟趙家約好了,可白天何沛媛要上班呀。

“楊景行去就行。”何沛媛這時候又撇得清:“他的心意最重要。”

蕭舒夏猶豫要不要聯絡賀太太,倒也不是怕聽哲學科普,主要是沒時間,她也打何沛媛的主意:“媛媛明天有空沒?哦,沒空。”

何沛媛總得問問:“做什麼?”

“還沒給一一準備禮物。”蕭舒夏跟大家商量:“其實給個紅包也行。”

何沛媛積極:“我中午去看看,彙金港彙都方便……我覺得一一的快樂很簡單。”

楊景行很同意:“所以我們要向一一學習,我點個蔥爆羊排。”

飯店包廂裏又等了好久,都餓了,就不等蔥爆羊排上桌,楊程義帶長輩祝年輕人工作學習進步。楊家姐弟倆不是什麼客氣禮貌人,累得何沛媛一個人祝叔叔阿姨身體健康,同祝您和楊雲爸爸一切順心。

本來又放鬆了,可看楊景行吃相實在囂張,楊程義又得提醒要戒驕戒躁,還麻煩媛媛常提醒多教訓,因為工作能力和為人品行是兩碼事,楊家不能破了唯成績論的戒。

何沛媛真不怕落人口實:“其實都挺好的。”

蕭舒夏還哎嘿嘿。

說起學業,楊景行的學生生涯就要結束不可能出現什麼奇跡,楊程義隻能寄希望於侄女兒了,督促楊雲專心學習其他的什麼都不要想,奶奶身體還好又有很好的照顧,父親工作順利口碑也不不錯。

楊程義知道楊雲想留學,家裏都支持,不過學成之後要歸來也是幾代人的期望,雖然父輩已經越來越老不能提供多好基礎,但是:“你們的分工,你就負責學習,你哥,他的責任,其他的事情他給你解決。不著急慢慢想,以後是在浦海還是曲杭都行。”

楊雲嗬嗬似乎不樂觀,何沛媛就鼓勵一下男朋友:“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