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 ha"之後要適當休息,用音樂的形式,下一首歌,野火的編曲,悠揚的口琴和響亮的口哨相映成趣,讓人恬靜。
那個男合音的口哨真是吹得很不錯,燈光師打了燈,掌聲不少……
郝勝峰的三把吉他編曲也很受歡飲,形式上有點模仿加州旅館,但是內容完全兩碼事……
沈奕博的二胡的大鼓的配合給了觀眾一個震撼,二胡表演藝術家也是挺著名的,但是也需要安卓給觀眾們尊重介紹……
台下幾位歌手和後台的戴清一樣,沒有一點疲勞厭倦,都聽看得認真。
倒數第三首歌,雜技演員飛,燈光配合得好,歌曲編曲也很適合,觀眾們的驚呼一陣接一陣,有給驚險的,又給驚豔的。
倒數第二手的之前,安卓的台詞有點長,也是趁機休息醞釀一下。其實放在這挺冒險,畢竟是新歌,感染力共鳴性完全沒保障,而且楊景行的那些歌詞確實不太合格,太粗糙淺薄了。
不過安卓要唱新歌後,觀眾們還是很歡喜的。
著名吉他老師被請上前,坐在安卓旁邊,安卓也坐下,兩人都調節一下話筒,簡單兩句台詞,準備開始,燈光配合上。
吉他剛響起,掌聲就起來了,絕對不是甘凱呈前幾個音符寫得多精彩或者是樂手彈得超有水平,還是因為名氣和之前的各種烘托鋪墊。
不過縱觀整首歌,甘凱呈的單吉他伴奏確實寫出了金牌製作人加編曲人的水平。甘凱呈沒有學院派的底子,但是這首歌的創作方法上已經有濃烈的學院派風采,全曲根本沒有簡單的跑和弦,因為歌曲的旋律寫作也拋開了和弦進行。
就前奏而言,吉他旋律就把歌曲的一些旋律進行了恰到好處的變化和銜接,形成起伏有致的鋪墊,但前奏又很克製,給歌曲留下充分的餘地。
前奏陡然暫停,安卓開唱:“曾經我以為塵世的生活就是那樣,不管簡單複雜,我們都不需要去改變……”
安卓比彩排的時候唱得更好,那種微妙的氣息變化和輕重交替,顯得感情充沛又克製,比楊景行用心投入多了。
安卓的唱法也是歌曲需要,五分多鍾的,幾乎沒有哪一句是根據上一句用寫歌基礎技術推導出來的,都沒有規律可循,甚至會耍人,在聽眾根據經驗覺得一定會下行的地方反而上行,在被人覺得多半要上行的地方,甚至會連續下行。
有點資質的作曲人都知道那種旋律走向上的出乎意料很容易製造驚喜和震撼力,讓旋律色彩更具表現力更充沛,但這東西是一把雙刃劍,用得不好往往弄巧成拙。
楊景行用得很好,處理得一點也不突兀奇怪,而且在詞曲咬合方麵做了比較充分的考慮,有點渾然成的意思。
而且歌曲的歌詞和旋律是一起推進的,製造驚喜和震撼的手法不斷翻新,似乎層出不窮。
親情、友情、愛情、夢想、感恩……安卓似乎在用靈魂歌唱,要表達徹徹底底的自己。他明明是在歌唱,卻更像是在神情述,沒有一句聽起來是在用成熟成功套路迎合耳朵,但是每一句都進入了聽者心裏。
全場一萬多人也是出乎意料地安靜,連零星的口哨聲都好久沒聽到,揮舞熒光棒的人似乎也累了。
不過歌曲的結尾稍顯俗套了,激昂和厚重有灌輸的意圖,不再像前麵那種自自話的感覺。安卓唱得更起勁,樂手也更賣力。
結尾本身是"ga ha"是記憶點,可是結尾後,起碼等了幾秒鍾,歡呼聲才在有責任在身的人的賣力帶領下響起來,然後爆炸開。
配合著大屏幕的字,安卓謝謝,又明顯動情了。
觀眾持續喝彩歡呼,熱情絲毫不減,場麵很好看,感覺是應該發行錄像。
安卓調整了一下後繼續:“謝謝,謝謝大家,謝謝所有人……”要開始介紹樂隊了。
雖然沒有sL表演,但是打燈比較重視,而且安卓的介紹也挺尊重,所以台上每個人多或多或少能得到觀眾的掌聲。
樂手們也謝謝安卓,然後看台上,不知道是哪個忠實女粉絲喊破喉嚨一眼喊了一句謝謝安卓,然後觀眾席上就此起彼伏。
楊景行越權了,不跟導演商量就在耳麥裏:“英子姐帶一下。”
安卓是激動了還是什麼,對著話筒回答了:“不用不用……”
李英聽副總監的啊:“我們一起來好不好?一些謝謝安卓哥……大家準備好沒?我數一二三!一,二,三……”聲音是由變大,常一鳴的動作慢了。
不過一萬多觀眾很配合,齊聲高喊謝謝安卓。
安卓又動容了,單手護著話筒支架站立,姿勢很帥,全場歡呼,內場的同行都起身鼓掌了。
段麗穎還等著呢,安卓必須抓緊時間:“謝謝我們的音樂總監甘凱呈先生,謝謝……”
雖然是計劃之外,甘凱呈估計也不會驚訝,應該是嗬嗬一笑吧。
安卓還:“謝謝副總監四零二老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