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清毒養心粥(1 / 3)

因為庖如意中毒一事,所有東廚的人都被來福請到了前麵的大堂,東廚現在空無一人。

那個店小二也去了大堂,因此偌大的東廚都隻有景連城一人。

作為江南數一數二的酒樓,百味食府的廚房簡直可以說是幾乎囊括了大江南北的所有常見食材,此時正是暮春,時鮮的野菌嫩筍用了數個大框分類裝好,而且還有一些秋冬之季的瓜果和蔬菜,都壘得整整齊齊,一眼望去,全是五顏六色的美食原料。

景連城看著這麼多的菜有些頭疼,“做些什麼好呢?這麼多食材……”

“不過,庖小姐現在的身體那麼虛弱,胃口恐怕也不會很好,還是燉一些滋補養氣的藥粥吧……”

景連城發現角落裏還有幾棵黃芪【注釋一】,大概是做藥膳剩下的,於是把它們撿了起來,剛想放好,卻看到木桌上還有半籃蘇子【注釋二】,當即笑了一聲,自言自語道,“既然還有蘇子的話,那麼就做黃芪蘇麻粥吧,不知道還有沒有火麻仁【注釋三】?”

百味食府平日裏也招待了不少或腸胃不盛或有失眠異症的顧客,藥膳也是食府的一大賣點,東廚裏自然有不少溫補藥材。

沒一會兒,景連城就在米缸的旁邊找到了火麻仁,看顏色與顆粒大小,還是上品。

將黃芪洗幹淨切成小片,再把蘇子和火麻仁泡進水裏,濾水之後放進鍋裏直接炒熟,然後把三者都放進砂鍋裏加水慢燉出藥汁。

在燉出湯水的時間裏,景連城也沒有閑著,開始動手做起了八珍糕【注釋四】,八珍糕健胃養脾,益肺腎,補虛勞,素來被皇宮尊為養生良品,若不是景連城的父親出自皇宮,恐怕也不會做這道既開胃又養生的藥膳。

桌上石缽裏還有正在研磨的黨參片,因為來福催的太急,都沒有來得及收拾,正好用來做八珍糕。

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本草從新》記載:“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中氣微弱,用以調補,甚為平妥。”

景連城找了許久,卻沒有看到炒麥芽【注釋五】和白扁豆【注釋六】,隻能用最後剩下的一點南杏仁【注釋七】和山楂片來代替,南杏仁鎮咳、平喘,本來於庖如意病情無益,但現在聊勝於無,而山楂開胃消食、活血化淤,且味道酸甜得宜,想必很合庖如意口味。

剩下的藥材像白術【注釋八】、茯苓【注釋九】、薏米【注釋十】、蓮子、芡實【注釋十一】、山藥之類,實在是稀疏平常,景連城將它們與粳米、糯米一起細細研磨成粉,再加白糖和些許蜂蜜,最後和水調勻,用手捏成大小不一的可愛兔子,再放進白霧騰騰的蒸籠裏進行蒸製。

這時黃芪蘇子和火麻仁也燉出了汁水來,景連城忙將藥汁小心濾進了一個白瓷青花小碗,然後用紗布蒙住碗口往洗淨的紫砂缽裏倒入黃褐色的汁水,濾盡最後的渣滓,再在紫砂缽裏加入適量的清水,放灶上用大火煮沸,景連城又添了幾瓣烘幹的梔子花,梔子全身可入藥,尤其是花瓣,更可以解毒清毒。

最後加入了數兩粳米些許細鹽提味,在它快熟時用竹筷慢慢攪動,這樣才能保證熟的均勻並且不沾缽底,如此熬出的粥才能美味。

做好了解毒養胃的黃芪蘇麻粥和八珍糕,景連城又泡了一壺荷葉菊花茶,還加了一片幹苦瓜和幾許酸梅,具是益肝養胃、清熱解毒的食材。

本來景連城是想把這些清粥素糕端到先前庖如意中毒的包廂裏的,可是剛走出東廚他就迷路了……話說百味食府的後院真的太大了,他早就不記得那個店小二是走哪條路把他帶到這兒的了,沒想到卻在一座玲瓏亭後麵看到了庖典。

“庖先生。”景連城端著托盤輕笑著和他打招呼,額頭上還閃著些微的汗珠,在正午的陽光下分外刺眼。

庖典劍眉微蹙,“你端的是什麼。”該不會是……

“哦,這個呀,是我幫庖小姐做的清毒養胃粥和糕點,還有一壺荷葉菊花茶。”景連城笑得有些尷尬,不知道庖先生會不會覺得他在班門弄斧?

庖典眉間的褶皺蹙得更深了。

他剛想拒絕,卻想到自己的寶貝女兒催吐後的確是肚中空空,是該吃點東西了,於是,他走到景連城身邊,淡淡說道,“我看看。”

他伸手將倒扣的兩個瓷碗打開,心裏也不禁為這個少年的心細感到驚奇,從東廚到庖如意閨房確實有些距離,如果不想些辦法的話,恐怕在半路上菜就冷了,少年的這個法子確實是簡單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