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道:“劉豫聯絡太湖的楊幺密謀攻宋,形勢危急,請皇上允許他發兵征討。”趙構聽過心中大驚,道:“劉豫這逆賊,竟敢如此猖狂!念!聽聽嶽飛怎麼說。”
秦檜取折展讀道:“今外有北虜之寇擾,內有流民之竊據,兩者皆為朝廷之大患!然湖賊雖近,為心腹之憂,其實劉豫是他們唇齒之援。襄陽六郡,地勢險要,恢複中原,此為基本!臣今已厲兵飭士,一經報可,指期北向。伏乞皇上睿斷,速賜臣等施行,隻要上流早見平定,中興之功,次第而致!”趙構聽過,緊鎖愁眉,不作聲響,張俊看到趙構這副神情,和秦檜偷偷對視一眼,知道這又是一個讓趙構感到嶽飛功高震主的機會,於是奏道:“皇上,襄陽六郡,地勢險要,恢複中原,此為基本!嶽帥一言中的,皇上明鑒!”
趙構罵道:“一言中的有什麼用?唉!有些人中了宗澤、李綱的毒,嶽飛中的毒最深!奪回襄陽六郡,是有利我大宋鞏固河山,但若是敗了,惹惱了金人,到時候金兵南下,難道朕又要回海上去過日子?”
張俊道:“襄陽是上遊,襟帶吳蜀,朝廷若得之,則進可以對付盜賊,退可以保全宋境。如今這些地方在賊寇手中,理應率先攻取!”
秦檜附和道:“請皇上下旨!”
趙構沉吟片刻,道:“朕就冒一次險,大宋國運如何,就看這一仗了!不過,誰領兵前往,韓世忠如何?”張俊忙勸道:“韓帥剛剛經曆喪妻之痛,不宜馬上用兵。既然嶽飛已有準備,不如讓嶽飛北上比較合適。”心裏思忖,一定要將這嶽飛捧得越高越好,高得讓這宋高宗感覺到威脅才更好。
趙構看向秦檜,秦檜忙道:“趙鼎大人曾對微臣說過,知長江上遊利害者,沒有人比嶽飛強!由此可見,責成嶽飛收複六郡確是眾望所歸,皇上不必多此猶豫了!”
趙構想了想,無奈道:“秦檜!朕下旨,你執筆!”於是秦檜坐在畫案旁記載旨稿道:
其一:今差嶽飛兼製置荊南,鄂,嶽。荊南鎮撫使司軍馬,概由嶽飛節製!
其二:叛賊李成等占據襄陽府、唐、鄧、隨、郢州、信陽軍,等候麥熟收成,便聚兵南來作惡!今差嶽部軍馬於麥熟之前措置收複上述州郡,不得有誤,違紀嚴懲不貸!
其三:偽齊乘隙侵犯,李成等輒敢占據,須著遣兵收複六郡土地。但所至州縣,務必要宣布朕的德意,撫恤百姓。如有賊兵抗拒王師,自當攻討,凡偽齊官吏軍民來歸附者;不得殺戮,宜招收撫恤之。
其四:嶽飛本軍每月現支錢一十二萬餘貫,米一萬四千餘石,出征之中,難免有添兵犒賞之需,理宜從寬支降。
其五:收複諸州,嶽飛隨宜措置,差官防守。如城壁不堪守禦,相度移置山寨,或用土壕圍繞,或著可信之舊將主管!
欽此!
趙構一口氣宣旨完畢後,問他們二人道:“嗯?如何?你們看看此旨還有什麼不妥之處?”張俊立馬恭維道:“皇恩浩蕩!嶽飛豈敢抗旨不遵!”
秦檜笑道:“皇上禦旨,千金萬寶,稍作推敲,便成絕世之章!”
趙構一聽,心中略有不滿,道:“好!你推敲一番,來個絕世之章,讓朕來看看怎麼個絕世法!”
秦檜從容不迫道:“為了明確表示嶽家軍投入此番爭戰的崇高權威,宜在概由嶽飛節製之後加上‘使喚’二字,以樹立嶽家軍無與倫比之強勢!”張俊聽過不解,看著秦檜道:“此二字……可有可無!嶽家軍之強勢眾所周知,何須以使喚二字,添其聲望?宰相之議似有蛇足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