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得魚怔怔地看著瘦弱的喬安在迷茫的雨霧中漸漸消失,他聳聳肩,也並不覺得有太多惋惜。
袁得魚買了一張去上海的火車票。他沒想到從海門到上海的人竟然有那麼多,自己排了好長時間的隊,最終隻買到一張站票。
火車的發車時間是中午12點20分。袁得魚當然不會虧待自己,很早就在車站買了兩個雞腿。
可能是周末的關係,站台已經人頭攢動。上車時,他幾乎是被一撥人抬上去的,然後又被人流推到了一個靠近車廂中間的位置,才勉強站穩。
“嗚—”隨著火車鳴笛,火車車輪打著清脆的節奏,啟動起來。
一想到要回上海,袁得魚心情大悅,掏出雞腿一頓狂啃。他嚼雞腿的勁頭,引起了對麵一個年輕人的注意。他完全沒有想到,他一上火車,就與一個將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跟他關係最為複雜的人相逢。
這個年輕人看起來與袁得魚差不多年紀,但沒有袁得魚那種野味兒,生得有幾分白淨。不過,少年的眉宇之間也存有一種不甘示弱的發自心底深處的滿滿自信。
“兄弟,你看起來好像有些麵熟,你也去上海?”年輕人問道。
“哈,老兄,說看我麵熟的人多著呢,誰讓你們都認識金城武呢?”袁得魚啃雞腿啃了一半,才看清了對方,頓時停下來,“你,不會是唐煜吧?”
“啊,袁得魚!”唐煜欣喜地砸了一下袁得魚的胸脯,“天,才幾年不見,你怎麼長得這麼帥了!對了,你不是在上海嗎?怎麼會在這裏?”
“對啊,你不是在美國嗎?”袁得魚覺得很神奇。他早就聽說唐煜中學就留學海外,在那天的葬禮上,與唐子風一起來的,隻有唐煥與唐燁。
兩人無比興奮,盡管已經多年不見,但依舊感覺很熟悉,就算不言不語,也還是有很多默契。
袁得魚記得,在北京那會兒,大人們圍坐在一起討論正經事,他們幾個小孩子就在一旁嬉戲打鬧,這也幾乎成了袁得魚童年最快樂的記憶。
唐子風有三個兒子,老大唐煥、老二唐燁、老三唐煜。每個孩子名字的字裏都有個火,因為算命先生說,唐家遇火則旺。
袁得魚比老三唐煜小三歲,在他們中間與唐煜年齡最接近。因為父輩是世交的關係,袁得魚也很早就習慣叫他們大哥、二哥、三哥,兄弟間情同手足。
唐煥小學起就明顯比同齡人長得高大,但是讀書一直不是很好,喜歡打架,雖然經常挨罵,但是在外總是呼朋喚友。袁得魚記得,他在家裏的時候,經常聽到有人在門外叫他。
唐燁言語不多,喜愛讀書,模樣也長得十分斯文,鼻梁高挺,手指修長,給人感覺陰柔的氣質多一些。唐燁喜歡彈鋼琴,經常在家中練琴。如果有客人過來做客,唐燁有時也會助興般彈上幾曲。
袁得魚與老三唐煜最為投緣。他記得自己剛到大院時,就有一個看起來很機靈的小孩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我叫唐煜,你喜歡下棋嗎?”
唐煜雖然小,但鬼主意很多,動輒釣龍蝦、抓金龜子,每天都玩得不亦樂乎。
袁得魚很快就發現,他與唐煜兩人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在學校開運動會的時候,他們都會報名參加長跑,兩人會同時搶跑道。而如果袁得魚暗戀上了哪個小姑娘,不多時日以後,他也會發現唐煜同樣早就對那個小姑娘垂涎三尺了。
袁得魚最開心的,莫過於大家一起看電視。袁得魚清晰地記得,他與大家夥兒一起搬個小凳子,坐在大院裏看周潤發版的《上海灘》的情景。